文/環境資訊中心陳文姿報導
農舍的興建面積,僅能佔農田的1/10,9/10依法應維持農地農用。但實際上,農田常遭違規填土,做為花園、庭院、停車空間使用。隨著宜蘭縣議長陳文昌、副議長林棋山提出《宜蘭縣農業用地填土及整地管制自治條例》(簡稱填土自治條例)草案,違規填土問題浮上檯面。
該自治條例中有數條爭議條文,涉及違規農地填土就地合法、填土定義放寬、條件放寬等。「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宜蘭農民李寶蓮直指,此案若通過,宜蘭農舍炒作風潮恐再度湧現。

▲農田示意圖/攝影者Tony Tseng, Flickr CC License
範圍大過農舍 填土成為農地消失主因
填土並非全屬違法行為,宜蘭縣農業處解釋,過去,當田地排水不好,農民想改種蔬菜或輪作時,即可依據《宜蘭縣農業用地填土管制規則》申請農地填土。
不過,隨著非法農舍興起,宜蘭的違規填土問題大量出現。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解釋,依規定農舍只能使用1/10的土地,其餘9/10土地應維持農用,但這些農地被常被填土、鋪面、甚至直接水泥化,作為庭院、田園造景、停車、倉庫等使用,讓農地難以回復農業生產功能。
李寶蓮解釋,農舍興建後,在剩餘農地填土根本不是為了種植,而是住在水田裡真的很不舒服。她憂心,填土規則放寬後,原本不想農作的農舍,為了符合規定去運了好土壤來填土,一樣不會實際耕作,還損失了另一塊良田的土,等於損失二塊良田。
議員控:6,500戶農舍違規「庭院」 恐就地合法
宜蘭縣議會第18屆第10次臨時會議中,宜蘭縣議長陳文昌、副議長林棋山提出《宜蘭縣農業用地填土及整地管制自治條例》草案,以取代原有的管制條例。目前已通過連署,尚未排入議程,預計審查時間在年底或2017年初。不過,部分條文卻頗多爭議。
▶▶ 閱讀全文:https://goo.gl/GYoQ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