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厚瑄/台南報導

▲奧運羽球雙金得主李洋退役後回國立體大當教練。(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奧運羽球雙金李洋去年巴黎奧運退役後在母校國立體大服務,114年全大運為個人第二次隨隊擔綱教練,但上次還是現役球員身分斜槓,這回則是正式扛起教練一職,不僅要到場邊指導,還要處理繁雜的行政工作,且帶隊才第一天就出現意外插曲,有學生半夜不適,但從小就是健康寶寶的他,連急診都沒掛過,帶學生看病還要先上網查怎麼掛號。
李洋2021年登場的東京奧運摘金後,2022年底獲聘成為國立體大副教授,去年巴黎奧運搭檔王齊麟,成功衛冕羽球男雙金牌,當時28歲的他選擇急流勇退,期許用不同身分幫助臺灣羽壇,培養更多後進,只是許多人顯然還不習慣他的李教練身份,不少球員、球迷都還會特地跑來合照,讓他哭笑不得,但也很開心能因為自己讓許多人喜歡上羽球。」
不過還是有許多球迷嘆息他實在太早退休,但李洋卻認為其實自己退的剛剛好也很漂亮,「很慶幸可以在這年紀進入大學,趁現在年輕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也能看到基層實際情況。」他說很多人都很疑惑,有了兩面金牌加持,他的後半生應該可以「躺著過」,不懂為何他還要讓自己那麼辛苦奔波,但就是因為對羽球的熱愛,他很希望即使退役還是能為台灣羽球繼續耕耘,「與其當偶像,不如做一個實際參與的人。」

▲奧運羽球雙金得主李洋退役後回國立體大當教練。(圖/長榮大學114全大運執辦提供)
然而李洋也坦言,接下教職後他發現除了球場上的事要顧,很多行政工作都還要學習,自己也得成為和學校、廠商溝通的橋樑,「以往當選手我們顧好自己就好,若要爭取資源也是只要跟教練爭取,但當自己成為教練,角度完全是不一樣,考量的事情很多,也要關注的每個學生的狀況。」
李洋也舉例,開賽前一天就有球員身體不適,凌晨一點多他接到電話,半夜陪同學生到急診室,然而這其實是他第一次去急診室,完全沒經驗的他出發前還特地上網查了到底怎麼掛號,好在學生最後沒有大礙,只是他回到旅館都已經3點多,才睡了一下6點又得出發去場館準備。
而接下教練和教職幾個月來,最不習慣的地方也還是對話溝通,「有種重新當選手,重學一次羽球的感覺,講話用詞這些,以前都可以不用去想這些,現在身為老師,就會開始擔心,講這句話會不會造成學生往某些地方去思考。」雖然他跟選手們年紀相近、也都告訴球員們可以不用稱呼他教練愛叫什麼都可以,但該遵守的規則紀律他還是相當強調,「現階段來講,因為我還年輕,所以我都把他們當個成人,當朋友在看待,我覺得有待加強的部分,當然還是會用勸導的方法,但身為一位未來的選手,你是有可能去影響到其他人,就該要把該有的樣子拿出來!」

▲奧運羽球雙金得主李洋退役後回國立體大當教練,全大運正式執教。(圖/長榮大學114全大運執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