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表態希望聯準會減息,甚至考慮撤換主席鮑威爾。(圖/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臉書、川普官方X)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積極醞釀罷免現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可能性,但即便成功「開掉」鮑威爾,想要順利推動減息仍將面臨重重障礙。據悉,川普近日與前聯準會理事凱文沃什會面,討論提前撤換鮑威爾的選項。沃什被視為接任的熱門人選,而鮑威爾的任期原定於2026年5月屆滿。
川普與鮑威爾間的緊張關係早有跡可循。過去數月來,川普屢次批評鮑威爾動作遲緩,認為聯準會早該減息,甚至表示對鮑威爾的解職行動「來得不夠快」。這場對立也使鮑威爾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接受訪問時透露,他與川普已在考慮聯準會下一任主席人選,預計今年秋季開始面試潛在接班人。
金融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鮑威爾恐面臨被罷免或被架空的命運。去年,貝森特曾提出設立「影子聯準會主席」的構想,即提前數月提名接任者,讓其透過媒體公開評論鮑威爾的言行,藉此削弱其影響力。但即使川普另覓繼任人選,也未必能馬上控制利率政策,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與聯準會理事會本質上是兩個獨立運作的機構。
自1935年FOMC成立以來,聯準會主席雖傳統上兼任FOMC主席,但該委員會並無法定義務任命其為主席。在極端情況下,FOMC可選出非聯準會主席人士擔任會議主席,決策利率政策。1979年,卡特總統任命聯準會主席米勒為財政部長後,FOMC便在8月14日選出沃爾克為新任主席。若鮑威爾遭撤職,FOMC理事仍可能繞過川普推薦人選,選擇如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姆斯等其他人。
此外,鮑威爾曾表明若遭解職不會主動離開,意味著他可能在法律訴訟過程中繼續主持FOMC會議。2019年川普第一任期內,就曾傳出鮑威爾遭撤的傳聞,當時聯準會內部則「團結一致」地再次推舉鮑威爾為主席。
法律上,美國總統是否能單方面解雇聯準會主席仍具爭議。1935年最高法院在「漢弗萊執行人訴美國案」中裁定,總統無權片面解職獨立機構負責人。儘管白宮正尋求重審該判例,即使成功清除障礙,實現減息仍非易事。
根據瑞銀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多諾萬的分析,即使鮑威爾完全卸任,FOMC在新主席未完全掌控前,亦可能維持現行政策節奏。要使川普人選獲選為FOMC主席,恐需大規模更換理事會成員,這不但程序繁複,也可能引發市場動盪,重創美國金融機構的獨立性與聲譽。
值得注意的是,FOMC每位成員在利率決策上僅有一票表決權,儘管主席具一定議程主導力,整體政策走向仍取決於委員會多數意見。因此,就算川普成功罷免鮑威爾,也難以立刻推動其期望中的大幅降息政策。
消息人士指出,沃什本人也曾建議川普不應罷免鮑威爾,認為維護聯準會獨立性對市場信心至關重要。貝森特則補充指出,若聯準會失去自主性,恐對全球經濟穩定造成嚴重衝擊。這場關於貨幣政策主導權的角力,最終恐將是一場極具風險的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