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李忠憲痛批,連勝文只是這場長達數十年的路線崩壞中,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鏡頭。真正該被問責的,不只連勝文而是整個國民黨。(圖/翻攝自連勝文臉書)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出席中國杭州的「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稱,希望台灣「同胞」「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連勝文則說,國民黨將繼續在此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朝正確方向發展。成大教授李忠憲今(22)日痛批,國民黨已經完全投共,且沒有任何迴轉的機會,更直言國民黨從「反共救國的先鋒」,淪為「默許中共統戰的幫兇。」
李忠憲指出,國民黨已經完全投共,而且沒有任何可以迴轉的機會。長久以來,國民黨從「反共」到「投共」的轉變,並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緩慢無聲的沉淪過程。「講別人獨裁,其實國民黨就是獨裁」,在過程中,國民黨沒有大辯論與深刻反省,只有一層又一層自我合理化與沉默包庇。
李忠憲續指,連勝文大剌剌地跑到中國,與宋濤親切合影不是突發事件,而是國民黨20年來路線變質的必然結果。他認為,背後有幾個深層結構性問題:
一、威權體制文化殘留
李忠憲表示,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威權組織習慣,讓黨內服從文化重於思想辯論。即使進入民主時代,多數黨員仍以「團結」之名壓抑異議。
二、漸進式路線滑動
李忠憲續表示,從1987年開放探親,到2005年連戰訪中、2008年馬英九推動ECFA、2015年馬習會,每一次都包裝成「和平交流」,而不是政治轉向。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變化,讓黨內失去了警覺心。
三、利益結構重於價值堅持
李忠憲也指出,地方派系、資源分配網絡,使得黨員寧可沉默,也不願為理念鬥爭。公開反對意味著丟失政治資源,於是多數人選擇隨波逐流。
四、錯誤的失敗反省
李忠憲也認為,國民黨把2000年政權輪替的原因歸咎於「抗中情緒太強」,而非自身的威權陰影和民眾疏離感。這種錯誤診斷,讓國民黨進一步擁抱「親中」作為求勝藥方。
五、中共策略的精確滲透
李忠憲點出,中共透過經濟利益、交流管道、學術文化等軟性方式,不斷拉攏國民黨內部力量,讓「反共」逐漸被「促統」取代,而黨內幾乎無人提出實質抵抗。
李忠憲直言,連勝文見宋濤只是冰山一角,在這時間點上對國民黨來講還是相當驚悚,稍微有理性思考的支持者,恐怕都會產生質疑,最後大概只剩下最偏激的那一塊。連勝文的舉動不是他個人的意外行為,而是國民黨整體路線淪陷的象徵。他批評,國民黨仍口頭上高喊「中華民國」,實際行為卻不斷朝著「接受中共統治框架」靠攏。
李忠憲強調,值得注意的是,連勝文是代表國民黨中央正式出訪,且公開與宋濤見面,代表雙方有意傳遞訊息。而面對批評,國民黨至今沒有高層敢公開譴責,只有選擇沈默或轉移話題。他批評,這一切證明國民黨早已無力也無意重新定義自己,對於「投共」不僅失去警覺,甚至當成自然延續。「如果國民黨繼續這樣下去,不僅失去年輕世代,更會被中間選民徹底拋棄。」
李忠憲說,最終國民黨只會成為一個依賴中國資源而苟延殘喘的小黨、在台灣內部失去政權競爭力,或在國際上,被視為台灣主體性的內部破壞者。而歷史會冷酷地記錄國民黨從反共救國的先鋒,淪為默許中共統戰的幫兇。他也直言,連勝文只是這場長達數十年的路線崩壞中,一個再自然不過的鏡頭。真正該被問責的,不只連勝文而是整個國民黨,早已放棄反思、失去靈魂的集體墮落。「縱容國民黨的選民讓這個政黨走上這一條直接開往懸崖的道路,毫無迴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