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90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史上最慘地震 死傷、房倒災損超越921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90年前今天的台灣,也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大地震,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90年前今天的台灣,也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大地震,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近來地震活動明顯,從年初日本石川縣的7.6強震、到緬甸發生規模8.2的深層地震、東加群島7.3級地震接連發生,「環太平洋地震帶」再度引發全球高度警覺。社群平台與論壇上也湧現大量「神明預言」,不少人想起「日本龍婆」的7月5日預言,示警亞洲將遭遇毀滅性大災難,且台灣首當其衝。其實在90年前今天的台灣,也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大地震,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傷亡及災損程度都比九二一更慘。

中央氣象署的記載中提及,這場地震被稱為「新竹─臺中地震」,每當探討重大天災,不該遺忘的地震記憶就是發生在1935年的大地震。

魚藤坪橋建造時克服重重難關,且是耐震上擁有特殊設計的橋梁,但也難敵此次地震而斷裂,僅餘橋墩;1999年921大地震,又再次讓第4號橋墩上半部震毀。(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魚藤坪橋建造時克服重重難關,且是耐震上擁有特殊設計的橋梁,但也難敵此次地震而斷裂,僅餘橋墩;1999年921大地震,又再次讓第4號橋墩上半部震毀。(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1935年(昭和10年) 4月21日清晨6時02分,天剛濛濛亮,地牛大動作地翻了身,翻出芮氏規模7.1的地震,建築與地貌大規模遭到破壞,根據當時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統計: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家屋方面,全毀17,927戶、半毀11,446戶;農工商業損失近457萬圓(當時幣值)。公共建設如道路、橋樑、鐵道、通訊等設施,無不毀損受影響,如今日著名的景點的魚藤坪橋(今勝興至泰安站間)遭震毀。

文章中記錄,這場「新竹─臺中地震」的規模達芮氏7.1,災害主要分布在新竹州與臺中州而得名,因此後人也常稱之為「中部大地震」;震央位於新竹州關刀山(今苗栗縣三義鄉、大湖鄉交界)附近,又稱為「關刀山地震」;「墩仔腳地震」、「后里大地震」、「清水大地震」等,之後統一稱新竹─臺中地震。

這場地震全臺有感,甚至遠及澎湖、廈門與福州等中國沿海地帶。並且在震後一個月內,大小餘震不斷,有感地震達60餘起,全台灣的電信、電話、鐵道、橋樑、道路等設施受損,對外聯繫受阻。損毀家宅之多、受傷與罹難人數之高,是臺灣從日本時期紀錄以來的地震,致死人數最高的一場震災。

「新竹—臺中地震」,在日治時期官方報告中,以「烈震」來稱呼。強震後,據台灣總督府出版的《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統計,死亡集中於新竹州、台中州高達3,279人,輕重傷達11,976人。建築災損部分,合計家屋全毀17,927戶、半毀11,446戶。

 

▲橋樑、隧道、乃至公路、鐵道等的毀損,也對全臺交通造成莫大影響,如縱貫線的山線鐵路,就等到地震後3年才再度通車。(圖/中央氣象署)

諸多公共建築與地形地貌,也在這場地震中遭到破壞。如苗栗舊山線知名的景點「魚藤坪斷橋」即為其一。魚藤坪橋建造時克服重重難關,且是耐震上擁有特殊設計的橋梁,完工時,是令日本人十分自豪的建設,但也難敵此次地震而斷裂,僅餘橋墩;1999年921大地震,又再次讓第4號橋墩上半部震毀,殘跡成為兩次大地震的見證。橋樑、隧道、乃至公路、鐵道等的毀損,也對全臺交通造成莫大影響,如縱貫線的山線鐵路,就等到地震後3年才再度通車。此外,在地形地貌上則產生許多斷層、地層陷落、山崩、地裂現象;土壤液化、泥漿湧出、瓦斯噴出也導致人心惶惶,例如頭屋庄就噴出3公尺高的泥漿,這些現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民眾的日常活動,甚至農地在一夕之間變成池塘,影響農業生產與生計。

改制前的台中縣政府曾透過出版屯子腳大地震專輯與老照片特輯,詳細記錄了1935年的大地震對中部民眾的影響。這些百年來重大地震留下的珍貴紀錄與經驗,都是台灣面對地震挑戰重要的研究基礎。

地震發生後,台灣在地形地貌上則產生許多斷層、地層陷落、山崩、地裂現象;土壤液化、泥漿湧出、瓦斯噴出也導致人心惶惶。(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地震發生後,台灣在地形地貌上則產生許多斷層、地層陷落、山崩、地裂現象;土壤液化、泥漿湧出、瓦斯噴出也導致人心惶惶。(圖/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

#緬甸8.2強震 泰國全國搖晃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88歲教宗方濟各逝世 梵蒂岡證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