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今發布「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患者蘇小姐(右)出席感謝。(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灣之光!台大醫院自從1987年完成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之後,到目前為止,已累積完成超過700例心臟移植手術,約佔全台案例的三分之一。近期台大醫院更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手術,而且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心臟移植手術成果已榮登國際期刊,為全球移植醫學提供寶貴經驗,推動未來技術創新。
台大醫院今日舉行記者會,發布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是器官移植很重大進展。首例個案49歲蘇小姐也到場感謝醫療團隊。

▲紀乃新醫師說明手術過程。(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紀乃新表示,傳統的心臟移植手術過程中,捐贈者的心臟通常是在停止跳動的情況下接合到受贈者的身體,從取下心臟到縫合的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缺血時間」,一般而言,缺血時間越短,心臟受到的傷害越少,受贈者預後狀況就會越好。
他說,無缺血移植的重大意義在全程灌流心肌,消除心肌缺血以及心臟再灌流造成的傷害,提升供心全程保護:供心在整個移植過程中持續跳動,減少因缺血導致的組織損傷,以期改善術後心臟功能與患者存活率。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團隊及機械輔助團隊設計的器官維護系統,透過持續灌流含氧血液,讓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狀態,不僅完全消除缺血時間,更可提高心臟存活率與受贈者的術後恢復效果。
紀乃新指出,院內心臟移植團隊透過二例連續成功的手術,驗證了該技術的可行性、安全性與有效性,並針對移植過程的技術優化與物流協調進行調整,使整體流程更為流暢。此次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成果也榮登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
49歲的個案蘇小姐出席分享,表示自己心臟功能差,原本連好好睡個覺都有困難,但是她的血型是O型,她自知要等比較久才可能配對到適合的器官,沒想到竟然能獲得重生的機會。非常感謝器官捐贈者以及台大醫院醫療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