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鍵看世界/鐵達尼號3D圖證實 沉船當下鍋爐工人仍死守崗位供電

編譯黃馨慧/綜合報導

113年前,豪華遠洋班輪「鐵達尼號」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港出航,15日因撞上冰山沉船,導致超過1500人喪命。過去根據倖存者回憶,鐵達尼號在沉沒時,船上燈還是亮著的。現有研究團隊利用3D掃描首次呈現了鐵達尼號的完整立體影像,證實當時鐵達尼號船上鍋爐房的工程團隊,一直到沉船最後一刻仍堅守崗位,在船隻沒入冰冷海底前,持續把煤鏟進鍋爐,努力維持船上照明。

深海遙控無人潛水器(ROVs)對鐵達尼號進行全天候的影像拍攝與掃描工作。(圖/翻攝自RMS Titanic Inc X平台 @RMSTitanic_Inc)

▲深海遙控無人潛水器(ROVs)對鐵達尼號進行全天候的影像拍攝與掃描工作。(圖/翻攝自RMS Titanic Inc X平台 @RMSTitanic_Inc)

BBC 8日報導,最新的3D掃描模型重現了船上的鍋爐房(boiler room),證實了船難倖存者們的說法——鍋爐房的工程師直到沈船的最後一刻仍堅守崗位工作,努力維持船上照明。此外電腦模擬顯示,就算船體上的破洞大小只有A4紙張大小,也足以導致整艘船沉沒。

由於殘骸極為龐大,又位於幽暗深海,過往依靠潛水器探勘時,科學家往往只能看到局部影像。而這次研究團隊利用3D掃描,首次提供了整艘鐵達尼號的完整立體影像。鐵達尼號殘骸沉在快4千公尺深的大西洋海底,研究團隊使用水下機器人(ROVs)進行全景地圖繪製。

鐵達尼號船上的鍋爐房一直是專家們研究的重點之一,因為根據倖存者們回憶,當船隻沉入海中時,燈光仍然亮著。3D掃描模型證實了這一點。報導指出,數位模型顯示船上部分鍋爐呈凹陷狀態,這代表它們沉入水中時仍在運作。當時船上的工程團隊在船體即將沉沒時,仍堅守崗位,持續將煤鏟入鍋爐以維持照明和動力系統的運作,雖然他們全數罹難,但英勇的行動挽救了許多生命。

鐵達尼號沈船事故是1912年著名船難,這艘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遠洋班輪,在航行至北大西洋時撞上一座冰山,船上2200名乘客中超過1500人喪生,是20世紀最嚴重的海難之一。
 

 

鐵達尼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遠洋班輪。(圖/翻攝自RMS Titanic Inc X平台 @RMSTitanic_Inc)

▲鐵達尼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遠洋班輪。(圖/翻攝自RMS Titanic Inc X平台 @RMSTitanic_Inc)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LIVE直播中】春天強音樂盛典 屏東三大日音樂節!
大數據推薦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7D2-2025/04/13《Garena 傳說對決》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