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一鍵看世界/中國企業縮短工時、鼓勵消費 盼增內需減少關稅衝擊

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國職場長期以來以「996」加班文化聞名,也就是每天早九晚九、一週工作六天。不過,近日幾家中國大型企業開始釋出「變革風聲」,推行強制下班時間與禁止下班後開會的政策。中國國務院3月就公布了一項促進內需的行動計畫,強調應保障員工休假與有薪假期,進而促進國內消費市場;現在再加上受到川普關稅影響,中國政府更希望能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改以靠著內需消費來拉動經濟。

中國政府推動消費,並期盼打破過勞文化。(圖/翻攝自Pixabay)

▲中國政府推動消費,並期盼打破過勞文化。(圖/翻攝自Pixabay)

強制下班背後 動機不單純?

據路透報導,雖然外界認為中國企業終於開始關注員工過勞問題,但分析人士指出,這波「準時下班潮」背後,其實是受到歐盟新法規的推動,而非中國內部社會壓力。

獨立產業分析師劉興亮表示,歐盟於去年12月通過禁止銷售「強迫勞動」產品的新規範,其中就包括過度加班。「大型企業擔心違規後會失去海外訂單,才會主動調整勞動制度。」

儘管中國最高法院在2021年已裁定「996」違法,但在科技與金融業界,超時工時仍屢見不鮮,甚至出現更極端的「007」文化——全天候工作、全年無休。

政府推動消費 盼打破過勞文化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開始呼籲企業落實每週44小時的工時上限。中國國務院3月公布一項促進內需的行動計畫,強調應保障員工休假與有薪假期;官媒也陸續發表文章,支持這樣的轉變。

加上面對川普關稅影響,中國政府希望藉由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改以靠著內需消費來拉動經濟。不過,傑富瑞(Jefferies)中國經濟學家陳淑瑾表示,儘管中國政府確實真心希望推動改革,但在當前經濟成長停滯、就業困難、民眾財務壓力大的情況下,這並不容易。

中國平均工時高於美日韓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24年的數據,中國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46.1小時,遠高於南韓的38.6小時、美國的38小時與日本的36.6小時。中國官方的統計甚至顯示,今年1月達49.1小時,比2022年4月增加近3小時。

員工喜迎改變 但仍有質疑聲音

家電大廠美的集團(Midea)今年就成為「準時下班」的新典範。公司要求員工最晚6點20分下班,還在微信公眾號分享照片,畫面是員工在聽樂團表演,搭配文字寫著:「下班後你都做什麼?人生從下班後才真正開始。」

同樣身為家電製造商的海爾(Haier),也被網友發現實施了五天工作制;無人機龍頭大疆(DJI)則規定辦公室晚間9點必須清空,一名大疆員工甚至開心表示:「不用再擔心錯過末班地鐵,也不用再怕半夜回家吵醒老婆。」

不少員工對這些變革反應熱烈,認為終於擺脫過去「隨時待命」的狀態。美的空調事業部副總裁趙磊表示,公司1月正式推行禁止「表演式加班」,「我們希望專注在8小時內創造價值與創新,而不是依賴下班後的加班時間。」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樂觀。一位不願具名的員工透露:「我不確定這樣的改變能不能持久。」他表示自己過去曾遇到放假被叫回開會,而且幾乎24小時都要待命。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