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任博、林育昇/台北報導
面對川普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昨(6)日提出五項對策,包含對美關稅談判,可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今天他再發文強調,不會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而學者也分析,賴總統拋出零關稅,是想盡速獲得川普正面回應,除了確保出口產業發展,也會兼顧保護國內弱勢產業。

總統賴清德(2025.04.06):「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為了力抗川普關稅,總統賴清德前一天主動提到要降到台美零關稅,7日再透過社群平台發文,向美方喊話,表示台灣不尋求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東海經濟系教授邱達生認為賴總統拋出零關稅,是想盡速獲得川普正面回應。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對關稅的部分要從零關稅談起,而這樣的雙邊貿易協定,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就會邁向台美之間的FTA。」
民進黨立委拋出零關稅談判,形同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不過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要從關稅談判到FTA,難度相當高,我方目標應該是以爭取關稅比照日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希望保持在關稅10%,否則的話我們這些中小企業,或者是我們很多代工廠是沒有辦法承受的。」

目前台灣從美國進口產品有62%為零關稅,對美課徵關稅,以農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為主,未來若降到零關稅,台灣農業、汽車工業可能受到嚴重衝擊,而台灣輸美產品加上對等關稅,出口產業將被重擊,雖然賴總統拋出零關稅,但現階段目標還是以20%為主,努力朝更低邁進,以降低對出口產業衝擊,同時保護國內弱勢產業,達到平衡兼顧。
萬寶投顧總監蔡明彰:「台灣要談到零關稅,我們可能要拿出川普最想要的是台灣的半導體,但是這個茲事體大,可以當成我們努力的目標,但實務上有一定的難度。」
川普關稅大戰,賴政府跟美國對奕,怎麼談最有利,步步為營,謀定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