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是有邏輯的! 從稅率就看出川普最愛「他」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川普課稅被說毫無邏輯,但其實珍惜服務貿易羽毛。(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粉專)

▲川普課稅被說毫無邏輯,但其實珍惜服務貿易羽毛。(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粉專)

4月2日川普宣布美國解放日到來,宣佈一連串高關稅新政讓全球貿易秩序近乎崩潰,資本市場慘遭血洗,環繞美國企業為核心的東南亞國家被課徵高關稅,英國被課徵10%被輿論猜測是鞏固邦誼,然而,從產業別來看,就知道川普這把「大關刀」並非盲目亂砍,他非常明確地透過稅率向美國(包括全球)製造業喊話,「赴美設廠、美國製造」,而對於美國穩穩掌握的「服務貿易」往來國家,都在20%關稅以下,顯示川普對服務貿易的看重。

川普的關稅政策如一場全球風暴,對賴索托課徵50%關稅、柬埔寨49%、越南46%,卻對歐盟僅課徵20%,對英國、新加坡更低至10%。這看似不對稱的關稅分配背後,隱藏著川普的隱形算盤:以服務貿易為核心,保護美國服務業的全球優勢,同時施壓製造業回流美國。川普的關稅邏輯並非單純的貿易保護主義,而是服務貿易優先的戰略佈局。

美國是全球服務貿易的領頭羊,2024年服務貿易出口總值達9000億美元,佔全球服務貿易的30%,實現近3000億美元的順差。服務業佔美國GDP的77%,涵蓋金融服務(如摩根大通、花旗銀行)、雲端運算(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娛樂(如Netflix、迪士尼)等領域。川普深知服務貿易是美國經濟的命脈,對服務貿易輸出國課徵低關稅是其穩健盤算的關鍵。歐盟、英國、新加坡作為美國服務貿易的重要市場,2024年美國對歐盟服務出口約3000億美元,對英國700億美元,對新加坡400億美元。若對這些國家課徵高關稅,可能引發報復性措施,如果歐盟限制美國科技公司服務,將重創美國服務業的全球競爭力。

服務貿易與製造業的平衡

歐盟是美國最大的服務貿易夥伴,2024年雙邊服務貿易總值達6000億美元,美國對歐盟的服務出口包括金融和技術服務,佔其服務貿易順差的30%。英國脫歐後與美國保持緊密服務貿易關係,2024年雙邊服務貿易總值達1500億美元,美國對英服務出口佔其服務貿易順差的15%。新加坡則是美國在東南亞的服務貿易橋頭堡,2024年美國對新加坡服務出口約400億美元,主要為金融和技術服務。這些國家的低關稅待遇確保美國服務業的市場准入不受影響,避免報復性措施。

這不代表美國風險全無,但是相對製造業,在美國可承受範圍之內。例如20%關稅會讓紅酒和汽車產業首當其衝,2024年美國從歐盟進口紅酒總值約40億美元,佔美國紅酒進口市場的60%,20%關稅讓一瓶波爾多紅酒進口成本從50美元漲至60美元,零售價可能從75美元漲至85-90美元,消費量可能下降10%-15%,即損失7億至10.5億美元。衝擊的服貿可能導致物流服務需求下降5%,金融服務需求下降3%。歐盟可能進一步報復,例如對美國科技公司加徵數位稅,2024年已讓亞馬遜、谷歌支付額外10億美元稅款。

川普的穩健算盤與長期布局

儘管如此,川普對服務貿易夥伴課徵20%以內關稅的策略仍相對有利。相對確保了服務貿易市場的穩定,尤其歐盟的服務貿易市場也難以取代,比較有底氣避免歐盟報復性措施影響美國服務業太多。相比之下,製造業國家的46%-50%關稅逼企業回流美國,例如Nike、Levi’s可能在美國設廠以避稅,這符合川普的長期目標。川普的盤算在於,服務貿易的穩定為美國經濟提供了緩衝,製造業的短期陣痛則為美國國內就業創造機會。

川普的關稅政策也為美國服務業創造了長期優勢。低關稅國家的服務市場穩定,讓美國科技公司繼續擴張雲端運算業務,金融公司保持全球影響力。同時,高關稅逼製造業回流,可能為美國服務業創造更多國內需求,例如製造業回流帶動的物流和技術服務需求。川普的盤算不僅是短期貿易平衡,更是服務貿易主導下的長期經濟布局。

#川普課徵台灣32%關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