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樺報導

▲2月景氣燈號顯示台灣經濟呈現黃紅燈區間,AI與半導體需求成為主要驅動力,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向。(圖/國發會提供)
台灣的景氣持續在黃紅燈區間震盪,根據國發會公布的「114年2月景氣燈號」報告,整體景氣指標分數為37分,比上月增加2分,顯示出溫和的成長態勢。然而,儘管某些領域出現正向表現,國內經濟仍面臨許多不確定的挑戰。
報告指出,由於AI需求強勁,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與批發業營業額均轉為紅燈,顯示出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有望持續回升。尤其是全球科技大廠對AI及資料中心的加碼投資,預期將推動我國的出口動能,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台灣的半導體業者正在積極擴充先進製程與高階封裝產能,這將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報告也提到,由於春節因素的影響,部分指標如加班工時與服務業消費則轉為綠燈,反映出在某些區域和時段內,經濟活動的疲弱。雖然如此,台灣的景氣指標仍呈現穩定增長,尤其在就業市場、企業獲利及消費者所得上有所改善。
此外,對於未來的展望,儘管全球經濟面臨挑戰,包括主要國家的貿易政策、地緣政治等因素干擾,國內經濟仍受惠於政府推動的投資與減稅政策,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提升民間消費並穩定國內景氣。
【景氣燈號小百科】所提到的綠燈代表景氣穩定,紅燈則為景氣熱絡,黃紅燈為需關注的注意性燈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儘管台灣景氣進入黃紅燈區間,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未來幾個月的表現將會是觀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