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王興煥表示,唯有為台灣社會提供反對黨的新選擇,才能徹底根除國民黨的政治養分,打造沒有國民黨的台灣。(圖/翻攝自王興煥臉書)
台灣基進高雄黨部原執行長楊佩樺,2日因反對與時代力量結盟而宣布退黨。台灣基進主席王興煥今(3)日透露小黨間的結盟策略,並稱基進、綠黨、歐巴桑聯盟、社民黨、時代力量5個政黨自去年開始研議,從民眾黨手中搶回第三勢力的定義,並主張「本土進步」路線。王興煥表示,目的為的是淘汰民眾黨,並消滅國民黨,才能指向「本土執政治理 — 本土在野監督」的本土政體。
王興煥指出,藍白之所以有能量亂政,原因之一就是民眾黨以第三勢力為號召,吸引了對既有藍綠結構不滿的公民對關鍵監督、政治改革的期待;其二則是國民黨以「反對黨」的名分遮掩親中賣台的本質,詐取了公民社會對「監督制衡」的善意期待。
王興煥說,去年四月以來,台灣基進、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社會民主黨、時代力量5個政黨開始研議,首先必須從民眾黨手中搶回「第三勢力」的定義:「在國家認同堅持台灣獨立,在社會民生主張公平正義,也就是本土進步」。他認為,台灣需要「本土進步在野黨」的壯大,短期目標是為新政治提供正確的選擇,淘汰民眾黨,扮演真正的第三勢力;中期目標是以「台灣反對黨」的概念對抗國民黨、監督台灣執政黨;唯有為台灣社會提供反對黨的新選擇,才能徹底根除國民黨的政治養分,打造沒有國民黨的台灣。
王興煥續指,取代民眾黨成為關鍵第三勢力,淘汰國民黨成為稱職的反對黨,才能指向「本土執政治理 — 本土在野監督」的本土政體,透過民主鞏固完成國家打造的長期目標。而關鍵第一步,就是本土在野黨之間必須進行議題合作,集結本土力量對抗藍白帶來的災難。他表示,五個在野黨分散作戰,無法符應公民社會對第三勢力的期待,就無法撼動民眾黨的「偽第三勢力」招牌,更無法以「反對黨」概念壯大而取代國民黨。
王興煥也指出,政黨必須透過選舉而成長,5黨面對2026年的地方選舉有一個願景,即「讓五個政黨的席次總和超越民眾黨,取代民眾黨成為兩大黨之外的、有利於台灣大局的優質選項」。因此2026年的選區規劃非常重要,他說,最基本的就是透過協調或其他可能的方式,使5個政黨不在相同的選區提名競爭。
王興煥續表示,5黨目前共識是以「避免選區衝突」作為基礎,在此前提下,各黨的主體性完全獨立,政治光譜與側重議題甚至政治風格,仍然尊重各黨的堅持與選擇。他直言,「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台灣基進的起手勢。十年過去了,理念與願景不變,提供第三勢力新選擇以取代民眾黨,是消滅國民黨的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