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品鈞、周威志/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大吵,也讓國內的「疑美論」再起,學者分析這是中國認知戰的一環,今日烏克蘭不會是明日台灣,因為台灣的半導體地位跟烏克蘭稀土不同,而川普把俄烏戰爭視為歐洲內戰,台海危機卻牽動美國人的利益,不過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恐怕就像川普說的,得看看手上有多少籌碼。

▲川普(左)與澤倫斯基在白宮大吵,成為全球話題。(圖/翻攝自川普臉書、澤倫斯基X平台)
川普、澤倫斯基白宮開撕登上全球版面,雙方談判破裂,讓同樣面對來自鄰國威脅的台灣「疑美論」再起。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川普總統也提到了籌碼的問題,當我們要做所有的國與國關係跟對談之外,我們的手上有多少條件來跟別人達成和平,台灣只有鬥、只有爭。」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台灣的國家利益跟台灣周遭國家的國家利益都是一致的,在戰略上面、戰術,甚至是政策上面,台美關係跟台美的見解都是一致的,所以不會有烏克蘭的類似這樣子直接的問題。」
綠委點出台烏之間跟美國關係有本質上的不同,今日烏克蘭不會是明日台灣,學者也分析,若隨著疑美論起舞,可能掉進中國圈套。

政大國關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中共對台灣就開展各種認知作戰,不斷的宣揚疑川論,甚至是賣台論,今日烏克蘭絕對不會是明日台灣。台灣的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以及我們執世界之牛耳半導體產業鏈,都不是烏克蘭所能夠比擬的,俄烏戰爭也許在川普的眼中,他認為這是歐洲人的戰爭,川普是把台海戰爭或台海危機,當作是美國人的戰爭。」

川普對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相對歐洲大不相同,不過成大教授李忠憲也撰文示警,如果還沉浸在對國際政治的茶餘飯後評論,忽視自身的風險管理,不「努力大罷免藍白立委」增加國防預算,台灣的未來可能比烏克蘭更加艱難。川澤大吵的世紀外交災難,台灣視角得看得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