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中國用語大多透過社群媒體進入台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雖然鄰國中共對台灣虎視眈眈,但兩國居民官方語言都是中文,加上時下許多年輕人常看抖音、小紅書等中國社群軟體,讓不少「中國用語」進入台灣人的生活,網美、躺平、貓膩等詞彙都是!就有網友好奇,有哪些中國用語不得不承認其在日常的便利性。貼文引發網友熱議。
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近年中國文化輸出能力崛起,許多APP或影音內容都能接觸到中國用語,雖然有不少民眾對中國用語感到詬病,但他好奇「不過應該中國用語有些滿好用的詞彙吧,大聲分享出來吧各位」。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坦言,「在座各位屌絲」、「牛逼」、「西蘭花、衛生間、土豆絲、實槌、細思極恐」、「服務員」、「霸氣、接地氣」、「贏麻了」、「綁定」、「接地氣、質量」、「得瑟」、「毀三觀」、「割韭菜、大白、輕就業、慢就業、靈活就業」。
還有網友說,「碰瓷真的很傳神」、「碰瓷很神,台灣找不到替代的,內卷也是,都是特有中國現象」、「有一說一啊」、「很多形容詞都會連結到具體的名詞,所以很傳神」、「顏值吧」、「學霸、學渣、太卷了、躺平、高大尚、嘴替、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