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台15日大規模停電,引發不少民怨,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政府提倡能源政策,不用核電,導致電力備轉容量過低,才會造成跳機後無法正常供給電力,立刻停電的狀況。對此說法台電主管表示,大潭電廠跳電屬於瞬間停機,沒有電廠能即時補足電力缺口,即使有核一、核二提供電力也沒用。

▲大潭發電廠跳機引發大停電。(資料照)
據《風傳媒》報導,大潭電廠機組跳機時,全台備轉容量率約5%,跳電後供電及用電差異瞬間達到155萬瓩,讓備轉容量率轉為負值,台電主管解釋,為避免供需不平衡導致電網崩潰,當備轉容量成為負值,系統將啟動低頻電力卸載機制,接著啟動分區限電,以確保電流頻率維持一定水準。
有人質疑若提高備轉容量,大潭電廠跳機時,電力供給仍能大於需求,不會造成停電。台電高層表示,以往若電廠機組發生意外,導致備轉容量轉為負值,就會逐步降載火力機組,並啟用其他備用電力,但此次大潭電廠是瞬間跳機,即使當時核一、核二能提供200萬瓩的電力,也很難臨時補足大潭電廠瞬間短少的445萬瓩電量。這表示,即使全台備轉容量率超過15%,15日電廠跳機時仍會停電,但能減少限電與等待供電水準回復的時間。(整理:實習編輯丁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