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AI伺服器退燒,不只需求面減緩,就連供給面的代工廠都出現供給過剩的問題,業者透露,輝達的GB系列伺服器,每一家硬體代工廠都在做,就連過去兩年缺席的仁寶、和碩以及微星都用跑百米的速度積極衝刺切入市場,價格戰早就引爆,利潤也殺到越來越低。因此,高盛證券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二度下修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展望,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期低調耕耘AI的廣達,此外,包括鴻海、緯創、奇鋐以及雙鴻等目標價都被調降。
從需求面減緩,到AI硬體供應商都搶單殺紅眼。外資高盛證券在不到二個月時間內,二度下修全球AI伺服器出貨展望,甚至下調台灣AI五虎將,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等代工廠,以及奇鋐、雙鴻二家散熱零件廠的目標價。
「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關稅政策變動,可能造成製造成本增加,代工廠需要時間分散生產基地,來應對關稅風險,雲端服務商(如微軟、亞馬遜和谷歌)近期紛紛重新評估擁有AI伺服器的成本。加上中國DeepSeek高效能的人工智慧模型出現後,也可能降低需求,今年和明年AI伺服器的出貨量,將調降38.7%和13.6%。」高盛直指AI供應鏈真的遇上大麻煩。
高盛更直接點名,台灣AI供應鏈受衝擊最大的廠商,就是由台灣首富林百里所領軍的廣達。一舉將廣達的目標價,從最高的371元,調降至293元,降幅高達21%。「其他包括鴻海、緯創,散熱雙雄奇鋐與雙鴻,目標價也分別調降7%到13%不等,代表投資圈也對AI硬體代工獲利疑慮重重。」外資圈人士觀察。
一位資深科技業者觀察,過去十年來,廣達在AI市場默默耕耘、惦惦賺,後來鴻海、緯創、技嘉陸續加入分食,自從生成式AI—ChatGPT爆紅後,長期在AI伺服器缺席的仁寶、和碩與微星都殺進來搶大餅。
像是和碩日前在加州矽谷聖克拉拉新辦公室開幕,董事長童子賢就趁著參加輝達GTC大會前往替員工打氣,童子賢透露,會持續擴編AI團隊。
除和碩外,過去2年未被黃仁勳邀請聚餐的仁寶董事長陳瑞聰也急起直追,組建團隊爭訂單,市場傳出仁寶用高於一倍的薪資大舉挖角。「Ray(陳瑞聰)向來搶單都不手軟,AI伺服器利潤,在很短時間就殺到比傳統伺服器利潤更低,一點也不意外。」另一科技業高層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
財經時事/算力投資退燒殺價戰起 AI伺服器代工大咖獲利拉警報
AI伺服器退燒2/科技大咖AI軍備賽旺十年 電子五哥靠黃仁勳醜小鴨變天鵝
AI伺服器退燒3/ChatGPT找不到獲利模式 AI供應鏈投資風險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