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疲倦是警訊!腸道受損恐「毒素入血」 引爆慢性病、紅斑性狼瘡

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

醫師提醒,「腸漏症」是許多慢性病的起點。(示意圖/資料照)

▲ 醫師提醒,「腸漏症」是許多慢性病的起點。(示意圖/資料照)

「腸漏症」是許多慢性病的起點!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研究證實,當腸道屏障受損,細菌毒素如LPS進入血液,就可能誘發慢性全身性發炎,進一步演變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等。

劉博仁今(29)日在臉書指出,在功能醫學中,我們常說「疾病不只是症狀的結果,而是系統失衡的反映。」而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正是一個核心的系統失衡表現。最近一篇2024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Immunology》的研究再次證實,當腸道屏障受損,細菌毒素如LPS進入血液,就可能誘發慢性全身性發炎,進一步演變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等。

劉博仁說明,功能醫學不只著眼於診斷,而更重視「根本原因」的修復。我們認為腸漏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由飲食、壓力、毒素、感染、藥物、菌相失衡等多重因素交織所致。至於怎麼做才能從根本改善,劉博仁透露:

ㄧ、飲食為本,清除刺激源

●減少麩質、乳製品、加工食品、精緻糖,這些容易引起腸道發炎。

●採用「消除飲食法(Elimination Diet)」找出食物過敏原。

二、修復腸道屏障

●補充L-Glutamine(麩醯胺酸)、鋅、維生素A等營養素,有助腸黏膜修復。

●使用天然草本如洋甘菊、甘草萃取物(DGL)等舒緩發炎。

三、重建菌相生態

●補充優質益生菌與益生元,例如乳酸菌、雙歧桿菌與低FODMAP膳食纖維。

●食用發酵食品如味噌、泡菜、康普茶等,幫助腸道菌群多樣性。

四、減壓與睡眠修復

●長期壓力會削弱腸道免疫防線,冥想、運動、良好的睡眠,是修復腸道的關鍵。

劉博仁指出,功能醫學強調,腸道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前哨站。你照顧好它,它就會保護你遠離發炎與疾病。別再忽視腸漏,它可能正是你疲倦、皮膚炎、腦霧、關節痛的根源。從今天開始,為腸道打造一個健康的環境,是你逆轉慢性發炎與自體免疫疾病的第一步。

#腸漏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備詢(下)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