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貴州省道真縣近日爆出一宗生態保護爭議,網路上流傳一段女子赤腳踏入奧陶紀晶花池拍照的影片,後續引起許多網友的不滿。從影片中可以看到,一名女子涉入一汪乳白色池水,池底鋪滿透明穴珠與鈣膜晶錐,四周池壁則覆蓋著形似珊瑚與葡萄狀的沉積物,畫面引發民眾對於洞穴生態破壞的憂慮。
根據《新京報》報導指出,當事人陳女士表示,整起事件發生於7日,她所屬團隊在進入晶花池區域前已脫鞋行走,且過程中均有專業人員陪同。陳女自述,此行屬於招商引資前的開發考察,並非私人行為「我已經是第四次進去,我們從一個黑暗的通道穿越到那一段,未抵達前就已脫鞋。」她也強調,洞穴內本身已有一定破壞痕跡。
道真縣文化和旅遊局隨後證實,陳女士確為招商對象,並表示此行獲得官方許可,目的在於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文旅局工作人員指出「她以前就有接觸過,這次進洞確實是因招商需要同意進入。」
不過,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遠海強調,人體油脂與指甲油等化學物質會打破沉積物歷經萬年形成的化學平衡,導致沉積物無法繼續自然生長,呼籲專業人士進入此類洞穴時必須遵守「不踩水」的基本原則。
面對輿論爭議,道真縣自然資源局與文旅局已於事發後宣佈,晶花池所在洞穴已全面封閉並加強保護,並對外表示歡迎更多專家提供保護建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座晶花池位於大磏鎮,是一處因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的奧陶紀白雲岩洞穴,內部保存了高達4.8億年歷史的「霧化沉積」地質奇觀,被譽為「洞穴沉積物基因庫」。該洞穴於2025年4月12日首次由科考隊發現,內部穹頂高度超過百米,鐘乳石純白如冰晶,石花與石枝沉積物的密度與純淨度均遠超國內其他洞穴,獲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趙揭宇評價為「國內絕無僅有」。
《澎湃新聞》先前也曾報導,該洞穴頂部存在大量頁岩與石膏夾層,結構極為鬆散,不少岩體已有不穩定跡象。科考隊曾目睹巨石從穹頂墜落,轟鳴聲震耳欲聾。此外,洞穴內部沉積物對外界擾動極為敏感,專家警告此地的開發與研究必須格外謹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