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依璇/台北報導

▲詐團公然透過臉書收人頭帳戶,標榜短租2天就可進帳12萬。(圖/取自臉書)
臉書近年湧現大量以「偏門工作」為名的社團,標榜高薪、低門檻,從收簿(租借銀行帳戶)、代操(網賭平台),再PK工作(詐騙機房),無論是灰色地帶擦邊球,還是赤裸裸犯罪,都能在這裡找到管道。資深刑警表示,這些社團早已形成詐騙集團、地下經濟、非法打工的「黑色產業鏈」,讓犯罪集團能輕易招募人手。

▲懸掛假車牌是違法行為,但在臉書社團也能輕鬆找到賣家。(圖/取自臉書)
據《三立新聞網》記者實際調查,臉書「偏門工作」社團多達數十個,成員數量從5000多到數萬人都有,社團內的貼文五花八門,從「收簿」、「娛樂城小額匯兌」、「代收付作業員」到「海外高薪打工」,幾乎半數以上帶有違法疑慮。
而所謂的「收簿」,即以高價收購銀行帳戶與提款卡,詐團標榜「短租2天提款卡可賺十多萬」,利用這些人頭帳戶進行洗錢,受害者若不慎提供帳戶,輕則帳戶被凍結、列入警示名單,重則可能被警方以洗錢罪偵辦,甚至成為詐騙集團的「豬仔」,人身自由受到控制或被虐待。

▲也能找到討債「打手」。(圖/取自臉書)
臉書「偏門工作」社團內,不只求職資訊有問題,甚至還能見到明目張膽的犯罪徵才。2023年底台北市信義區發生千萬名錶搶案,嫌犯就是在這類社團內「應徵」工作,遭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遙控」犯案。
警方發現,詐團通常透過這些社團物色無業或急需用錢的民眾,利用Telegram等加密通訊軟體遙控指揮,而嫌犯與幕後主嫌不需見面,也不用知道彼此資訊,降低被警方追查的風險,這類「遙控犯罪」手法,不僅導致執法單位難以溯源更困難,也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淪為詐團「免洗筷」。
被騙的不只是「豬仔」 還有人頭帳戶
許多詐騙集團將明顯違法的「詐騙」改為「海外工作」,強調「不出國、不違法」,吸引更多社會邊緣人加入。然而,所謂的「不違法」只是話術,當受害者交出銀行帳戶、護照,甚至前往「工作地點」,往往面臨的不是高薪,而是生命危機。

▲臉書「偏門工作」社團五花八門,提供犯罪集團多樣選擇。(圖/取自臉書)
有資深刑警透露,臉書社團不只是求職市場,還是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社團中大量「收簿」貼文,其實就是車手與人頭帳戶的供應鏈,而所謂「高薪打工」真相,實際上也是被騙到海外詐騙機房,淪為詐騙的一環,有些社團也提供線上博弈洗錢網,與地下賭博業者合作,透過人頭帳戶快速洗錢。
資深刑警指出,這些運作模式讓犯罪集團可以輕易招募人手,而社會邊緣人則成為最適合的對象。對於進入「偏門工作」社團的人來說,往往只有兩種下場,不是被騙、被囚禁、被暴力對待,就是成為犯罪集團的一員,再也無法回頭。
「偏門工作」如何成為社會邊緣人的唯一選擇?
台灣政府近來不斷修法加強打擊詐騙集團,但「偏門工作」社團的蓬勃發展,也顯現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當底層人民沒有其他選擇時,犯罪成為唯一的活路。除了積極偵辦案件、阻詐外,經濟安全網的補強、就業輔導及社群平台的審查責任,缺一不可。當「偏門」成為正道無法容忍的人的唯一選擇,該反思的不只是這些人為何入坑,而是這個社會為何讓他們無處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