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29歲 日商總監的告白
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翻攝自XChange)
▲29歲的最後一天挑戰Skydiving。(圖/翻攝自Ryan Jhang)
29歲的最後一天,想做件瘋狂的事迎接30而立 選擇Skydiving在天空翱翔眺望世界地平線 默默地也決定,若跳完還活著 要把這篇敘述過去7年一路走來的文章寫完 是的,它寫完了,因為我還活著 出差飛機搭了300多次,跳下來倒是第一次…
▲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這回事。(圖/翻攝自Ryan Jhang)
回憶7年前出社會的那天 想對著當時剛退伍,從屏東鄉下來到台北 那位剛放棄研究所夢想,徬徨的23歲男孩說: 「這困難的選擇,會讓你看見世界很大,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當年盼望已久進到研究所的生活 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得不在入學前放棄就讀 看著帳戶裡僅存的餘額,連失望難過的時間都沒有 馬上撰寫履歷表,找日系獵人頭公司投遞到各家日商。
在黑暗之中 JUMP!
▲人生第一次出差:曼谷(圖/翻攝自Ryan Jhang)
在大學讀日文系時,了解到掌握日本產業命脈的商社文化 透過人脈、資源、交涉力去撼動這世界 有個憧憬,覺得那是最有挑戰性,能踏上世界舞台的路徑。 兩週之內面試了近10家日商,最後進入了台北一家小型日系商社 做海外業務負責銷售各種電子材料。
▲人生第一次單獨出差就遇到颱風,飛機還停飛。(圖/翻攝自Ryan Jhang)
大學日文系出身,看到電子業的專業術語 別說日文,連看中文也不懂,更別說和工程師溝通英文也得懂 且手上同時負責多項產品,領域也都不同 下班回到位於內湖737巷,房租5,500元,房內扣掉單人床和廁所 能走動的距離只有兩步的房間,繼續猛讀資料狂背單字 每天最早到公司,上網掌握業界最新資訊 沒有退路,只能用盡全力往前跑。
▲北京、上海、合肥、蘇州、長沙、廈門、廣州、惠州、東莞、深圳、香港,以前每周都要在中國內地城市不停的奔波。(圖/翻攝自Ryan Jhang)
電子業許多製程都在中國工廠 負責的新材料又尚未有量產導入實績 常常要帶日本工程師,穿全身只有眼睛能夠露出的無塵服 一進到無塵室,就是整天10幾小時的材料驗證測試 分析排解各種疑難雜症,還得每天跟當地工廠幹部大聲交涉溝通 要是你聲音比他小,就先輸了。
▲出差時的隨手拍:新加坡。(圖/翻攝自Ryan Jhang)
同時得身兼商務在中國主要大城市中奔波 與手機平板的品牌商Key Person交涉,掌握政治關係 哪怕要是某個環節、某個幹部沒有溝通好,材料就賣不進去。
▲出差時的隨手拍:上海。(圖/翻攝自Ryan Jhang)
有很長一段時間,每週要飛多個城市 每月有20幾天在海外,早上常常在飯店起床 會腦袋先空白幾秒,思考現在人在哪裡?
▲蘇州住的飯店房間桌上還有毛筆硯台…但我完全沒閒情揮毫。(圖/翻攝自Ryan Jhang)
在中國與日本穿梭的商業模式,少不了晚上應酬 曾經在上海應酬到不知自己怎麼回到飯店 隔天起床全身西裝到處都是破洞 還是得拖著行李趕去機場繼續前往下個城市 在北京也有次冬天搭機計程車,遇到路面結凍 下交流道時煞車失靈,衝到對向道,還好在撞到對面來車之前甩了回來...
▲出差時的隨手拍:北京。(圖/翻攝自Ryan Jhang)
對當時的我來,放棄從不是個選項 不放過任何機會,不排斥任何挑戰 走最困難的那條路,總帶來最美好的結果
▲香港飯店裡的吹風機,一開始還以為是吸塵器。(圖/翻攝自Ryan Jhang)
負責的新材料經歷超過半年以上的測試 最後拿到上億日幣的長期量產訂單 被躍升為主管開始帶領團隊 出社會第2年飛了上百次,飛太多次獲得華航翡翠卡 當時也很慶幸遇到了無私,教導我商場上各種應對的老闆 拉起了剛出社會時的菜鳥。
️舒適圈的舒適感,才真的令人害怕
▲出差隨手照:東京。(圖/翻攝自Ryan Jhang)
因緣際會下轉職來到東京 跳進全新領域網路業,進到日本最大網路廣告集團CyberAgent 在旗下的兩家新創公司,分別為APP廣告代理商與遊戲開發營運公司 經歷兩次帶領新團隊,創立台灣子公司 兩次也都是從零開始學習,下班回到家仍得狂背業界用語 這次起步雖然仍舊很辛苦,但經歷過商社那段日子的磨練 加班出差再多也撐得下去。
▲出差隨手照:首爾。(圖/翻攝自Ryan Jhang)
當時待的公司,充滿著有強烈企圖心的各國優秀年輕人 東大、慶應、早稻田、海外留學過的人到處都是 人無法十全十美,也不可能讓全世界都喜歡你 在海外工作,需透徹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與差異化 依照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列舉三點來說 ・跨文化溝通力 善用過去在中華圈商務開發、交涉談判、掌握當地文化的經驗 ・不抱怨、不服輸的態度 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身上,專注用最快速度解決眼前問題 ・0⇨1的開創力 善用累積的資源,激發創意拓展新道路 平日人脈的養成,個人品牌的塑造,都會讓你跑得更快更遠。
▲出差隨手照:神戶(圖/翻攝自Ryan Jhang)
習慣了網路圈的快速變化 不緊緊跟上,迅速學習成長,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你得習慣每天都會有問題產生,Todo從未歸零 但在海外工作,與國際人才間競爭時 不會有時間抱怨,停在原地 保持快節奏,打開心胸去擁抱改變。
NOTHING TO LOSE
這7年不斷在追求到達某種高度 凡事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並在當時5千多人的集團裡,成為最年輕外國籍總監。 但同時也覺得遇到了瓶頸 直到某天突然想起有一次出差下機,在等行李時 旁邊有位商務客ㄧ接起手機,馬上就大吼 「我搭飛機出差很忙,妳狂打來幹嘛?」 停了幾秒鐘後,表情劇變開始痛哭 原來是在這段搭機沒有收訊的時間中,家人走了…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根特(圖/翻攝自Ryan Jhang)
人這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堆砌你人生的,不是工作,是在生活中的累積 若不隨著內心深處嚮往所走,一切終究是枉然。 擁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找回那被現實甩在角落的夢想 朝向最大的興趣「旅行」,並結合過去在網路圈的行銷經驗 今年轉職踏入了日本最大的旅遊體驗電商。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巴黎(圖/翻攝自Ryan Jhang)
就像五月天的歌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在進入現在公司前的空檔期 當了背包客,獨自去歐洲流浪近1個月 所幸在大火的前個月到了巴黎,參訪聖母院 見到美好時的樣貌,也登上鐘樓眺望城市景色
▲(圖/翻攝自Ryan Jhang)
除了剛挑戰完的Skydiving 也規劃了接下來許多旅程 商社⇨廣告代理商⇨遊戲公司⇨旅遊電商 這看來毫無關聯的跳領域過程 其實都來自過去一連串的抉擇
▲(圖/翻攝自Ryan Jhang)
30歲後的人生 期許不再讓理想,只是光說不練的空想 不只是透過工作成就,更是發揮生活態度 成為有影響力,為這世界帶來改變的人。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