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1726年臺灣最古老媽祖聖像震撼曝光 場景不在鎮瀾宮竟在這裡
資深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柿子文化提供)
媽祖是全臺灣最有人氣、最親民的女神。每年的「大甲鎮瀾宮遶境」與「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都吸幾十萬人與媽祖同行。而網友見過「歐風媽祖」嗎?一張西元1726年法國藝術家畫的插畫「MATZOU」引起注意,風格與我們映象中的媽祖娘娘很不一樣,根據推測,這張畫的場景就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
1726年「MATZOU」插畫曝光 呈現「歐風媽祖」、「歐風千里眼」、「歐風順風耳」
這張299年前的珍貴媽祖插畫,珍藏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畫中清楚看見歐洲風格的巨大「媽祖娘娘」神像矗立中間,一樣有著歐風風格的「千里眼」、「順風耳」站立兩旁,特別的是兩隻巨大的「黃金神龍」,在媽祖娘娘上方各自張開雙翅守護。信徒或跪、或站、或五體投地膜拜,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對媽祖的無盡虔誠心意,襯托出媽祖的浩瀚神威氣勢。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MATZOU」場景根據史料研判 場景在臺灣歷史最悠久澎湖天后宮
根據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記載,大約西元1726,西方人在書中介紹遙遠的福爾摩沙時所畫。根據《天上聖母》書中記載,也有一說是荷蘭人歐弗特.達波所寫《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中的媽祖插圖,推測畫的就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
又根據澎湖天后宮的史料記載,漢人早在南宋時期,西元1127~1279年,移居澎湖。澎湖天后宮是漢人進入臺灣地區墾拓所建的第一座寺廟,史料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另一個最早史料紀錄為明神宗萬曆32年,西元1604年。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澎湖天后宮提供)
澎湖天后宮文獻也有插畫記載 助施琅大敗鄭式王朝.康熙封天后
澎湖天后宮也出示珍貴的文獻資料證實「MATZOU」底加。天后宮也分享媽祖慈悲靈驗的事,當年清朝大敗鄭成功的鄭氏王朝,傳言施琅將軍出兵前,前往天后宮求媽祖保佑。作戰成功之後,施琅前往謝恩,卻發現媽祖衣服是濕的,使得他們相信,媽祖也陪同海上作戰。還有澎湖一度乾旱,施琅部隊沒有水喝,媽祖指示前往一個地方挖井,果然有水,這口井就是現在在天后宮旁的「萬軍井」。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澎湖天后宮提供)
臺灣歷史最悠久─澎湖天后宮 因又稱「媽宮」所以「馬公」地名因此而來
澎湖天后宮是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早年稱為「媽祖宮」,又稱「媽宮」,也因此成了「馬公」地名由來。目前是國定一級古蹟。也有傳言最早是因為元世祖遠征日本的時候遭遇船難,夢見媽祖顯靈救難,第二年,元世祖便在澎湖立天妃宮,設澎湖寨巡檢司。
史蹟「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花崗石碑(高一百九十四公分、寬二十九公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石碑,有「臺灣第一碑」之稱,記載明神宗萬曆年間,當時的守將沈有容率艦諭荷蘭侵略軍退出,收回澎湖領土之事蹟。
至於《天妃顯聖錄》所提到的媽祖在澎湖顯靈之事,則是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廟宇石柱取材在地的玄武岩所刻鑿,保存許多精緻的宮廟雕刻彩繪,例如正殿的擂金畫,三川殿的屋簷有一對四爪龍,中間是麒麟背八卦。正殿神龕內是金面媽祖,清朝敕封媽祖為「天后」、賜「金面」,廟名改為「天后宮」。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澎湖天后宮提供)
▲1726年媽祖珍貴聖像震撼曝光,場景不在鎮瀾宮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澎湖天后宮。(圖/柿子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柿子文化出版之《天上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