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過40年房奴人生!買房前先回答5道靈魂拷問

圖、文/CTWANT

▲買房前除了評估房價與地段外,更應評估自身還款能力是否能經的起市場變化。(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買不起房才痛苦,是買了房卻只能為了房貸活著,更是一種「高級貧窮」。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平均房貸負擔率已超過46%,反映出多數購屋族生活壓力不小。加上截至2025年2月底,國銀房貸逾期金額逼近80億元,創3年新高,市場一升息、物價一上漲,就可能入不敷出。

然而,買房是一場長期經濟耐力賽。在踏進房市前,若沒有把「還得起的現實」想透,熱血進場很可能變成熱淚還貸。踏取國際開發協理藍德義提醒大家,面對人生最大筆的支出,務必誠實面對以下5道靈魂拷問:

一、「每月還款比」在3成內嗎?

藍德義建議,買房前應將「每月房貸支出佔月收入比例」控制在3成以內,避免進入高壓還款模式。以113年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數約6萬元來計算,每月房貸抓在18,000元左右較為合適。(雙薪家庭則以此類推)

二、「緊急預備金」準備好了嗎?

聽起來老生常談,但現實中很多人連帳戶裡有多少都搞不清楚。當你真的失業、生病、或突發狀況時,一筆3~6個月房貸的緊急金,就像是「人生中的安全氣囊」。不少人問起總是「我有緊急預備款」,然而卻沒有跟著時間演進、消費提高、家庭人口增加而連帶調整。建議將金額數字化。

三、「長年限和短年限」有規劃嗎?

新青安後很多人喜歡貸40年,以為「月付少就是贏家」。但其實你總共會付出更多利息成本,而且人也會「被房貸綁死更久」。

四、「升息壓力測試」計算過了嗎?

買房不能只看現在利率低,要預設未來升息1~2%會怎樣。舉例:貸800萬元,若利率從2%升到4%,月繳可能從26,400元跳到38,000元,差了整整一台iPhone的價錢。請務必使用房貸試算工具,模擬未來3種不同利率下的月繳情境,確保自己不會被升息打趴。

五、是否把「投資獲利當房貸靠山」?

川普搖起關稅戰大旗,國際政經震盪,台股、美股、幣圈齊跌,讓原本靠股利繳房貸的民眾瞬間破防。買房族若把投資報酬當主要還款來源,必須考慮投資收益具有波動性、流動性與心理因素3大風險。

建議: 1. 將投資報酬至少折半再計入房貸計畫,2. 加入高流動、進出彈性且可設質(借貸)或低波動的標的物 3. 別完全仰賴單一投資商品支撐。並且切記「房貸是固定義務,投資是浮動機會」,否則市場震盪就可能讓你陷入斷金的危機。

買房本該是讓人更安穩的資產選擇,不該成為壓垮生活的枷鎖。與其只關心房價,不如先搞清楚你「還得起的範圍」在哪裡。別讓這場買房夢,變成下半輩子的壓力清單。當你願意先問自己這5道靈魂拷問,提早準備、適度預防,房貸就不會是壓垮你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會是你穩穩翻轉資產的一塊磚。

▲5大資產規劃問題,應再買房前審慎自問。(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

*轉載不得修改內文及必須標明出處來源於《踏取國際開發》

作者介紹 / 踏取國際開發 協理 藍德義

致力協助民眾化繁為簡了解不動產從無到有的各項大小事,辦理土地買賣/都更與危老顧問及整合/閒置資產活化諮詢/商住工農不動產買賣/資產管理及家族傳承/地政士相關業務/各項稅務諮詢及節約稅費規劃…等。不動產相關疑問,歡迎線上諮詢,LINE ID為「@447asmbe」。

延伸閱讀

©CTWANT
房貸 買房 理財規劃 房奴 新青安 升息 房貸支出比 預備金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