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1調味料」藏益生菌!醫師點名4隱藏高手:腸道超愛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飲食是身體的養分來源,不過吃下肚的東西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也直接影響腸道菌相的組成,而腸道健康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減少發炎,還能保持大腦健康。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點名「4種隱藏食物」是腸道最愛的食物,包括起司、百香果、豆豉、黑巧克力。
▲起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跟礦物質,對腸道有益。(圖/翻攝自pixabay)
黃郁純在YT頻道「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表示,每天都會進食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同時直接影響腸道菌相的組成,擁有健康的腸道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減少發炎、保持大腦健康,並幫助您保持健康的體重,腸道中健康的微生物組甚至可以幫助治療憂鬱症。
而市面上有不少食物都有益腸道健康,包括優格、燕麥、奇異果等等,不過黃郁純還點名「4個隱藏版高手」,包括起司、豆豉罐頭、百香果、巧克力。
【被低估的起司】
起司是發酵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跟礦物質。雖然鹽和脂肪量較高,不過比起同樣是發酵食品的泡菜、味噌,起司相對是個較好的選擇。
在挑選時,盡量選擇成分單純、天然的產品,像是成分僅有天然全脂牛奶、凝乳酵素、鹽的商品。在眾多起司中,帕瑪森乾酪和高達起司都非常推薦,可以單吃或是搭配麵包享用,不過在食用上也要注意份量。
▲黑豆不僅富含纖維素,發酵後產生丁酸,能穩定大腸細胞,減少癌變機率。(圖/翻攝自pixabay)
【別小看豆豉罐頭】
豆豉是黑豆的延伸物製品,含有很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在廚房裡最常見的調味料罐頭就是豆豉,其中含有很好的益生菌,研究也證實,食用豆豉可增加腸胃益生菌含量。雖然豆豉在烹煮過後益生菌活性會減少,不過有大數據顯示,食用後還是可以維持一棟的腸道菌相穩定性,若不想減少益生菌活性,可改用涼拌方式,不過醬油不能用太多,避免鹽分攝取過多。
此外,若不想吃豆豉也可選擇黑豆,黑豆不僅富含纖維素,還會在大腸裡發酵產生丁酸,能穩定大腸細胞,減少癌變機率。
▲每100克的百香果,就含有24克的膳食纖維,連小黑籽都咬碎吃效果更好。(圖/翻攝自pixabay)
【驚人的膳食纖維含量高的百香果】
每100克的百香果,就含有24克的膳食纖維,是同等重量的蘋果、奇異果4倍以上,一天吃2顆,可抵掉不少高麗菜的份量,百香果膳食纖維含量主要來自小黑籽,吃的時候可以咬碎。百香果除了富含高量的膳食纖維外,還富含鉀,跟木瓜差不多。此外,要特別提醒,腎臟病友須酌量食用,甚至要避免。
▲黑巧克力會產生抗氧化劑,以保護腸道、減少發炎。(圖/翻攝自pixabay)
【巧克力腸道也愛吃】
巧克力不只能振奮精神,還能振奮腸道,尤其是黑巧克力,會產生抗氧化劑,以保護腸道,還會產生多酚,也有很好的保護效果,可以減少發炎,讓腸道細胞得以抵抗外來的損傷。
黑巧克力建議選72%以上的,成分選擇上應該是不含棕櫚油的。根據實驗發現,每天食用100克72%的巧克力對於下消化道有非常顯著的改變,也可讓糞便黏稠度更高,還能養活腸胃道數十億的微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