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例!中國成功進行豬腎移植 豬肝也展現應用潛力
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聯社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器官移植至人體的探索中邁出了新的一步——成功為一名患者進行基因編輯過的豬腎移植;並於26日透露,豬肝未來可能也具有應用潛力。
▲中國研究人員成功為一名患者進行豬腎移植。(圖/翻攝自Pixabay)
豬腎移植成功 患者狀況良好
這是亞洲首例、世界第5例,將進行過基因編輯的豬隻腎臟進行移植;同時也是全球第3位接受基因編輯豬腎並存活的案例。根據中國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研究團隊表示,這名患者目前手術後近三週,「患者狀況良好,豬腎功能亦運作正常」該醫院異種移植(跨物種移植)團隊的醫師王林(Lin Wang)本週在記者會上說道。
據中國媒體報導,這名患者為69歲女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藥物服用史已有30多年。八年前被診斷罹患腎衰竭,長期受病痛折磨,而這次的手術讓她有機會擺脫透析,重新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豬肝移植初步實驗 顯示存活潛力
除了豬腎移植,王林的團隊也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報告,宣布成功將一顆豬肝移植到一名腦死患者體內,並存活10天,且沒有出現早期排斥反應。該豬肝在這段期間內能夠產生膽汁與白蛋白(albumin),雖然產量不及人類肝臟,但已展現一定的功能性。
王林指出:「我們發現豬肝在人體內確實能發揮一些作用」並推測或許可用於支持瀕臨衰竭的人體肝臟,讓患者在等待人類肝臟移植時,獲得短暫的功能支援。
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去年也曾嘗試類似的「橋接」支持方法,將豬肝外接於腦死患者體內,讓其過濾血液,類似於腎衰竭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eGenesis 目前正研究這種技術的進一步應用。
豬肝移植仍面臨挑戰
與腎臟相比,肝臟的功能更加複雜,除了代謝營養、藥物、排毒外,還涉及免疫調節、鐵儲存與血液凝固等多種生理機制,因此豬肝移植的挑戰更大。
目前,中國的研究團隊在豬肝實驗中,並未移除腦死患者自身的肝臟,而是將豬肝植入其體內,形成「共存」模式。對此,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肝臟移植外科醫師瓦吉菲(Parsia Vagefi)表示:「這讓研究結果變得較難判讀,但就像所有優秀的研究一樣,雖然是第一步,但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答。」
據報導,中國去年也有醫院曾為一名活體患者進行豬肝移植,當時該患者因肝癌切除部分肝臟,醫師將豬肝植入以支撐其生理機能,但該手術的具體成效仍不明確。
異種移植迎來突破 美國臨床試驗即將展開
近年來,全球醫學界持續探索異種移植,希望利用基因改造動物器官,解決人類器官捐贈短缺的問題。美國此前曾進行過四例異種移植,包括兩顆豬心與兩顆豬腎臟,但均未能長期存活。
然而去年11月,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名女性成功接受豬腎移植;而今年1月,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一名男子也接受類似手術,兩人目前狀況良好。美國即將展開新的臨床試驗,以進一步驗證豬器官移植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