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抓犯人都用畫的「根本就不像」為何最後都抓得到?就2個原因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江洋大盜通緝令用畫的,圖像往往讓人看了會心一笑。(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各項科技產品問世之前,許許多多的社會運作都仰賴土方法,以當今角度回頭來看,或許都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吧?舉例來說,像是監視器、指紋建檔等都是相當近代才出現的科技,也就是說古代犯罪事件如果沒有當場逮捕的話,往往只能用最原始的「畫畫」或人際網羅來找犯人。神奇的是,畫出來的成果,看似與本人完全不像,但這招在當時為何管用?

有歷史網站揭密,之所以能不仰賴科學方法抓到犯人,與通緝令常見的一句話有關也就是「懸賞銀兩」。這不難想像,在畫像旁邊,會附上一段文字「懸賞銀兩」,通常會祭出讓多數百姓都十分稱羨的懸賞金,以增加大家的意願與關注度,越多人幫忙找,就越能提高抓到犯人的機率。

▲如何防治犯罪,從古至今都是一項課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還有一大原因,則在於移動距離。包含火車飛機等,都是非常近代才出現的工具,在這之前只有獸力車或是徒步,人們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長距離移動,跑也跑不遠,加上當時多數人都只在村莊移動,能走動的範圍非常有限,因此只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幫忙,或許就有望解決多數犯罪。

歷史 古代 畫畫 人像 犯人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