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過敏兒鼻子癢、發燒突氣喘發作!醫:「常做1動作」恐急性中耳炎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更容易罹患中耳炎,當出現疑似呼吸道感染時應特別當心。(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歲的小潔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但本月定期回診拿藥時,醫師檢查發現喘鳴聲加重,鼻涕也變多, 告知可能有合併上呼吸道感染,建議這幾天追蹤體溫及症狀變化。 兩天後小潔就因發燒和嚴重咳嗽回診,發現雙側耳膜充血、 光反射消失,爸爸這時才想起前一天小潔三不五時就抓耳朵。臨床診斷為中耳炎合併氣喘急性發作, 給予抗生素和氣喘急性期用藥,五天後回診已退燒且症狀改善。

收治小潔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表示,急性中耳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 感染之一,好發於三歲以下兒童, 中耳與鼻咽部之間透過耳咽管連通,當鼻過敏或感冒時, 耳咽管可能發生阻塞、功能失調,使得細菌容易進入中耳造成感染, 臨床上常見兒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後1到7天左右併發中耳感染。

根據統計,本身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罹患中耳炎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 2到4倍,80%在三歲以前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 而三歲以下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時,約有30%會併發中耳炎。

▲蘇軏醫師表示,本身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罹患中耳炎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2到4倍。(圖/書田診所提供)

為何過敏兒比較容易發生中耳炎?蘇軏指出,過敏性鼻炎、 氣喘患者受到過敏原刺激時容易有鼻黏膜、呼吸道黏膜發炎、 水腫的變化,而影響耳咽管功能,分泌物也會增加,當分泌物過多, 就會需要常常擤鼻涕,而擤鼻涕時產生的壓力,也容易讓含有病毒、 細菌的分泌物逆流進入耳咽管,使得病菌容易在中耳孳生, 引起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發生在較 小的幼兒時,除了發燒、偶爾抓耳朵外,常常沒有特定症狀表現; 較大的兒童則可能會有耳朵痛、耳鳴、聽力受損、 暈眩等症狀。在耳鏡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耳膜充血、光反射消失、 不透明、膨出甚至穿孔等變化。

急性中耳炎如何治療?蘇軏說以抗生素為主, 會依照兒童的年齡、疾病嚴重程度以及病史、 過敏史等選擇適當的抗生素及療程, 針對合併發燒或耳朵疼痛症狀的患者, 會搭配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不適。 中耳炎如果未經適當治療可能影響聽力,也可能出現內耳炎、 乳突炎、中樞神經感染等併發症。提醒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罹患中耳炎, 因此當出現疑似呼吸道感染時,應特別當心。

抓耳朵 抗生素 鼻炎 過敏性 中耳炎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