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強化網路言論管理 陸委會諮委示警:升高台灣民眾赴中國安全風險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陸委會近期舉行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中共近期強化網路言論管理作為的影響與觀察。(圖/資料照)
陸委會近期舉行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中共近期強化網路言論管理作為的影響與觀察。與會委員指出,中共為政權穩定加強網路資訊輿論管控作為, 例如經濟數據資訊不透明、禁止唱衰中國經濟等, 可能讓整體社會面臨缺乏糾錯及外資卻步的巨大風險, 使中國陷入更加不透明的黑暗時代。與會學者並提醒,中共網路監管作為不僅升高台灣民眾赴中國安全風險,更阻礙兩岸相關學術交流活動,不利雙方相互瞭解。
陸委會發布第59次諮詢委員會議與會委員發言重點紀錄,會議主題為「中共近期強化網路言論管理作為之影響與觀察」。 學者引言報告指出,中共加強網路管控目的係為維護其政權穩固,近 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及《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規相繼實施, 更擴大了中共當局對網路監控的權力與合法性,走向數位威權主義。 中共多管齊下的網路管控措施大幅縮限網路言論自由, 迫使網路使用者產生自律和順從的行為, 其資訊不透明問題也嚴重影響外來投資信心, 更阻礙其自身創新發展。
有委員觀察到, 中共網路管制作為對其內部社會及經濟發展也會帶來相當程度衝擊與 影響。中共藉由數據的蒐集、AI演算與應用等工具控制, 以及對企業密集監管審查,甚至是對網路使用者本身之監控,編織龐 大綿密的網路宣傳與社會監視系統,以達到政治上全面掌控治理。
委員指出,其為政權穩定加強網路資訊輿論管控作為, 例如經濟數據資訊不透明、禁止唱衰中國經濟等, 可能讓整體社會面臨缺乏糾錯及外資卻步的巨大風險, 使中國大陸陷入更加不透明的黑暗時代。
與會委員分析,對於兩岸交流互動而言, 中共一方面限制網路資訊公開流通,形成封閉場域, 另一方面藉由官媒黨媒主導輿論走向,釋放特定具引導性質訊息, 將增加對中國大陸學術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之難度; 加上近期中共發布所謂懲治台獨22條意見, 加劇相關專家學者赴陸人身安全疑慮, 對非營利或學術性質的研究交流合作也連帶產生壓力, 中共網路監管作為不僅升高國人赴陸安全風險, 更阻礙兩岸相關學術交流活動,不利雙方相互瞭解。
與會委員建議,為因應中共利用網路大量散播錯假訊息, 台灣耗費相當成本進行澄清與溯源查證,面臨「成本不對稱」, 以及民主開放制度對抗威權獨裁制度之「體制不對稱」挑戰, 政府應主動闡述詮釋我方政策立場,拉回主導權; 另目前法務部調查局已成立認知作戰研究中心, 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可整合資源加以運用,或可強化與國際合作, 建立資訊分析蒐集經驗分享平台與訊息交換聯繫機制, 提升台灣民主防衛能量。
與會委員提醒, 進一步強化國人對中國大陸認知作戰的自我保護機制及整體社會的民 主韌性相當重要,應加強校園師生對中國大陸識讀能力, 鞏固國人心防,甚至可進一步帶動其他國家共同提升識讀中國大陸能 量,爭取國際支持;此外,因應中共不斷增強網路監控力度, 政府應加強相關赴陸風險宣導,提醒國人赴陸經商、就學與交流, 應注意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