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一天就兩餐「其他時間餓了怎麼辦」後人說出內幕:專吃這2物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皇帝用膳,往往一天就是安排兩餐。(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一項有趣的歷史話題,除了包含滿漢全席在內的超浮誇菜色之外,相較於現代人一天三餐可能還有點心飲料,古代皇帝一天固定就是兩餐。不過皇帝畢竟也是人,如果在用餐以外的時間肚子餓了怎麼辦呢?有歷史博主就做出了推測。

清朝皇帝保留了滿洲人平時生活中的飲食習慣,也是一天兩餐制度。以時間來看,第一頓大概是早上六點到八點,這頓飯被稱為早膳;另一頓則是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左右,這頓飯則被稱為晚膳。乍看之下,兩餐相隔的時間很近,幾乎就是現代人的早餐與午餐,但卻沒有晚餐?那這樣晚上不會覺得肚子餓,或是空虛嗎?

歷史博主揭密,其實皇帝在每頓飯結束後,都會有一頓小吃。小吃的時間是不固定的,看皇帝本身需求而定。如果在非這兩餐的時間,皇帝突然餓了,想吃東西的時候,只要喊一聲,就會有人把膳食送上,這些膳食就是小吃。

至於所謂的小吃是什麼呢?相較於浮誇的早晚膳,就單純了許多,冬天尤其常見「粥」,能夠暖胃又飽足;第二種則是滿族的特色糕點等。

更多新聞: 清朝滿漢全席108道菜 如今還有嗎?陸網考證:「這1道」很少人敢吃了

 

更多新聞: 和珅形象又肥又醜 乾隆當年為何特別喜歡他?陸網說出了驚人真相

歷史 古代 皇帝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