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學校推融合教育 助特殊生與普通生共同學習

教育部國教署和國教院合作推動基地學校融合教育計畫,結合新興科技及創新教學等模式,促進特殊學生學習參與度,並融入與普通班學生一起學習。

▲教育部國教署和國教院合作推動基地學校融合教育計畫。圖為教育部外觀。(圖/資料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今(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為營造最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環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國家教育研究院以3年為1期的合作模式,共同發展「基地學校之特殊教育族群」融合教育計畫,基於「平等受教權」的精神,讓身心障礙學生融入與普通班學生一起學習及成長。

國教署和國教院鼓勵學校導入通用設計教學,以多種形式傳達資訊,提供學生獲取資訊與知識的方式,聚焦推展「職安體驗,共融避險」,以實踐融合教育,進而培養學生具備務實致用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以台北市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和基隆特殊教育學校為例,2校合作規劃「職安體驗,共融避險」活動,以建立職業安全與傷害的先備知識為基礎為主,讓修習專業科目「衛生與安全概論」的學生參與。

2校學生透過虛擬實境,體驗工作場域「鋼構組配」作業時容易發生的工安意外,由機構裝置模擬掉落物下降,了解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另外,還利用體感互動裝置,判斷不同的工作姿勢,檢視上肢危害,藉此提醒工作時應遵守相關工安規定,防範職業所造成的身體傷害重要性。

國教署表示,融合教育結合新興科技及創新教學等模式,能促進特殊學生學習參與度、動機及成效,普通學生能進一步認識與同理特殊學生,學校則建立校內相關專業團隊(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社工師等)的合作模式,成為發展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的重要關鍵。

©中央社
國教院 教育部 基地學校 融合教育 特殊生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