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多樣性 聯合國大會近70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今日獲得67個國家簽署,往扭轉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對脆弱海洋生態造成的破壞再邁進一步。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已討論多年。(圖/資料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協議經多年討論,終在今年3月達成共識,在6月由聯合國正式通過;各界認為要實現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海洋和陸地,即「30x30」目標,「公海條約」至關重要。

今日聯合國大會上,已有近70個國家簽署此一條約,但仍需各國國內批准才能生效實施。

這項協議允許建立禁止捕魚的海洋保護區,並確保公海上的人類活動須受環境影響評估。

路透社報導,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估計啟動這項條約需要5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億元)的資金,此外每年可能還需要1億美元的特別執行經費及建造量能基金。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氣溫上升,海洋環境面臨的威脅不斷加劇;而海底採礦、使用地球工程技術來提高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等,也可能帶來新的威脅。

環保組織表示,條約最遲必須在2025年之前全面生效實施,以確保達成「30×30」的保護目標。(中央社紐約20日電)

©中央社
協議 海洋 紐約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聯合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