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魔術師!大秀火雲掌、秒變冰淇淋 蘇宥誠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
記者谷庭/台北報導
▲ 透過有趣的實驗,讓學生提升上課的興趣。(圖/教育部提供)
國中理化老師變身課堂上的魔術師!高雄市立左營國中老師蘇宥誠,把生硬的理化知識變成一個個有趣的實驗遊戲,像是大秀火雲掌,或是鮮奶加上液態氮,變出好吃綿密的冰淇淋,勾起學生好奇心,也透過實驗讓學生不害怕面對理化這門科目,出色的教學也讓蘇宥誠獲選教育部教育家人物典範。
「以前孩子上課都趴在桌上,漸漸頭會抬起來。」蘇宥誠自豪的說著,他指出,國中生到了國二就要學習理化,面對這門科目,孩子普遍感到害怕。 「哇!以前聽過學長、學姐說這個很難。」 學生對學習科目不知所措,促使蘇宥誠開始研發各種趣味教具,「 我希望學生能夠了解,理化或自然科學跟生活可以相互結合, 一點也不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體驗到這些科學原理。」
例如教導靜電原理時,蘇宥誠會設計小實驗,讓每個學生被「電」 一下。講到「大氣壓力」單元,蘇宥誠取材手邊的鍋具抽成真空, 自製了一個仿真版的「馬德堡半球」, 原汁原味地還原歷史上的著名實驗。
▲蘇宥誠老師開發各種科學創意教法、教具。 (圖/教育部提供)
教導「熱學原理」時,蘇宥誠的班上竟然傳來陣陣烤雞香。 原來他教導學生應用紙箱、鋁箔與木炭等簡單材料來烤春雞, 學生以溫度計測量,紙箱內的溫度竟然飆近200度,實驗完成時, 春雞也烤好了。蘇宥誠的理化課不只好吃又好玩, 兼具理論與應用實務,讓學生不再害怕理化課。
學生上課態度轉變,從應付考試到開始想探究科學背後的緣由。 由他一手帶大的第一屆畢業生,其中兩位學生一位成績掛車尾, 一位學生成績普普,卻在畢業後共同用塑膠水槍製作氣壓槍, 送來給蘇宥誠。「老師, 這個教具可供您教導牛頓的運動定律及氣壓概念。」 當學生真心喜歡上科學,總是會令蘇宥誠非常感動, 教學上也更有動力。
而熱心教學的蘇宥誠還時常深入偏鄉, 為弱勢學童或是聽障的小朋友進行趣味科學課程,他曾扛著30公斤 重的液態氮桶與滿車教具, 往返資源較弱勢的高雄桃源國中與寶來國中, 與偏鄉師生分享教具與教學心得,也讓偏鄉的孩子有機會接觸科學實驗,蘇宥誠的義務教學, 除了為孩子臉上帶來笑容,也給予他們接觸科學的機會, 為未來的人生點亮不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