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豪雨「總檢驗」鳳山防洪措施 里長見市長一句話「發揮功效了」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17日清晨豪大雨考驗鳳山防洪措施。(圖/市府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市17日清晨下起大豪雨,考研市府規劃的多項防洪措施,市長陳其邁17日下午前往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 青年公園及本和里滯洪池視察積淹水情形。他表示, 過去在鳳山行政中心周邊澄清路、青年路常有淹水情形, 主要也是靠府前及青年公園滯洪池發揮成效,快速消退積水, 使情況有所改善。

陳其邁進一步說明,這次雨勢主要下在清晨, 累積雨量一度超過市區防洪負荷標準, 高雄目前雨水下水道是2到5年防洪頻率, 但仍有部分區域因過去縣市交界,防洪能力有所不同, 以及人口增加,未來會持續加強因應強降雨造成積淹水的情況。

鳳山區忠義里里長李朝清則說,淹水改善情形讓在地里民相當有感、 小攤商受惠良多,對比之前719水災及823水災的災情, 這次在降雨量達到100多毫米的情況下, 兩座滯洪池皆發揮明顯效果,加速排水速度,減輕積淹水災情, 也特別感謝市府團隊在防災上的努力。

另外,針對本和里滯洪池籃球場淹水的報導,陳其邁指出, 由於該滯洪池平時沒有蓄水,因此設置了籃球場提供市民休憩, 若只看圖片而不了解背後的設計,可能會誤以為是被水淹沒, 而忽略其本身同時具備滯洪功能。

水利局則強調,今早豪雨,本和里滯洪池成功滯洪5.67萬噸, 滯洪率達51%。在雨勢稍緩之際,約9點半開始進行排洪工作, 確保滯洪池在下一次洪雨來臨之前恢復正常。 外界不應錯誤解讀滯洪池用途, 或以籃球場被豪雨淹沒等用詞以訛傳訛, 意圖惡意抹黑高雄市的滯洪成效。

水利局進一步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考驗,市府持續規劃治水排洪, 打造韌性城市。目前除了建設滯洪池、 區域排水治理工程與抽水站新建工程之外,並通盤檢討下水道系統, 後續仍持續檢討雨水下水道系統,以提升都會區排洪能力。

防洪措施 排水能力 滯洪池 豪雨 高雄市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