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反間諜法》 陸委會呼籲勿以政治藉口阻礙兩岸正常交流
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針對近期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反間諜法》, 擴大其所謂間諜行為範圍,陸委會今(4)日表示, 中共慣常藉法律遂行其政治目的,此次修改《反間諜法》,對所謂的「 間諜」行為定義不明確、司法程序不透明,已引發各界質疑。 陸委會強調,中共此舉將大幅提高國人赴陸風險,例如國人平時出遊 常會對建築物拍照攝影留念、使用GPS地圖、 或於網路搜尋當地官方、企業資訊,與當地人士閒聊、 訪談或參加宗教活動,以及於海外工作頻繁更換任職單位, 與外國機構互動等,都可能被中共羅織觸犯間諜罪、 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資料照/記者盧素梅攝影)
陸委會指出,2013年以來中共已陸續修訂《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 、《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及《反間諜法》等國安法規, 鼓勵其民眾舉報違反國安事件等,持續加強對大陸民眾及境外人士、 機構的管制。近年中方以間諜、國安罪名抓捕媒體高管、科研人員, 甚至是臺灣及各國人士,顯示中共羅織國安罪名的對象, 已不限於傳統政治性、敏感性高的維權或異議人士。
陸委會呼籲中共應本於國際社會所共同信仰的文明價值, 放棄管控壓制、敵意對立的思維,真正踐行自由與人權保障, 勿再以莫須有的罪名限制人身自由,製造寒蟬效應, 阻礙兩岸正常交流。陸委會同時提醒國人,在前往中國大陸之前, 應特別留意評估人身安全等風險,並於本會「 國人赴大陸地區動態登錄」系統進行登錄, 必要時可以獲得我們政府適時的協助,以確保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