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國小有「超巨型溜滑梯」教育部公布全台校園美感設計
記者谷庭/台北報導
▲ 高雄文府國小改造後的體育器材室。(圖/教育部提供)
近年全台各地學校校園美學提升,教育部表示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111年度共20所學校完成校園 的美感變身,除了持續理化、 韻律、天文、家政、音樂等各類主題教室的優化改造之外, 也包含校犬校貓生命教育園地,以及桃花心木生態場域等「 無牆教室」,也延續108課綱核心素養精神, 鼓勵孩子實際走進學習現場進行探索。
像是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民小學校內唯一的體育器材室每天的借用頻繁, 卻因為空間缺乏整體規劃,造成器材借還、取用的不便。 團隊運用通透的沖孔板於牆面收納櫃, 方便快速識別已被分門別類的各種球類, 並針對大型球類的收納特別設計了移動式矮櫃, 讓各年級學童都能輕鬆取放,並能機動調整擺設位置。 同時也賦予器材室新的氛圍定位, 透過高明度的色彩線條與大量自然光的流動, 創造出如運動賽道的視覺意象,打造一個實用與美感兼具的「 體育實驗場」
▲澎湖縣中正國小改造後的巨型溜滑梯。 (圖/教育部提供)
另外澎湖縣馬公市中正國民小學學校廣場上的4座水泥溜滑梯, 曾是下課時最熱鬧、笑聲最歡快的所在, 更是每位畢業生邁向人生新階段的離校必「滑」之路。 惟因部分地方老舊而封鎖, 學校希望保留這個充滿記憶與歡笑的地方,因此透過團隊協助, 利用原本滑梯結構,改造成兩道攀爬坡,更活用滑梯間的階梯地形, 重新創造出一座既符合各項安全標準且更大面積的溜滑梯, 讓承載情感與回憶的微笑廣場重生, 也延續全校師生及校友的笑聲與記憶。
為擴散校園改造的示範效益,教育部自112年4月18日至6月1 8日於台灣設計館(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內)推出「OPEN SCHOOL 走進.學美」展覽,展出110至111年共41所學校、28組設 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改造成果, 帶領大家一起看見校園環境的改變,期待全臺灣各校持續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