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見4千億商機!工研院偕產業界搶攻數位健康巿場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工研院今舉行「智慧醫養場域跨域交流會」,偕國衛院與產業界搶攻數位健康巿場。(圖/工研院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已逾2年半,相關醫療與醫病關係等大健康產業議題成為顯學。工研院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主辦, 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 協辦的「智慧醫養場域跨域交流會」今(5)日登場。工研院宣布將與國衛院發展「科技照顧支持共生社區發展計畫」 ,並攜手電電公會打造出「智慧共生社區」,從市場需求、 科技共創、產品製造、到場域驗證等不同階段,加快ICT(資訊與通信科技)廠商加速進入銀髮產業, 協助我國照護產業走向智慧化,進而在超高齡社會來臨前,搶攻全球數位健康市場商機。
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全力提升照護科技刻不容緩,行政院《高齡社會白皮書》指出, 政府可透過運用智慧科技與服務提升長者安全、 發展友善高齡者的金融科技或服務、 鼓勵業者研發高齡者居家智慧科技產品等應用,甚至發展到宅式健康照護。 根據市場研調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公司統計, 2020年全球數位健康巿場規模為1418億美元, 2027預計成長至4268億美元,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達17. 4%。
今日交流會上,更邀來醫藥、科技、壽險、 照護等業者代表,分享精準賦能及數位健康的應用及經驗。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社區共生是全球銀髮照護的新趨勢, 照護與醫療產業迫切需要彙集跨領域科技,提出完整解決方案, 發展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個人化醫療、健康促進或賦能方案, 讓社區共生真正實現。因此,工研院聯手國衛院研擬推出「 科技照顧支持共生社區發展計畫」,選擇優質社區關懷據點, 邀集醫療、養老、照護、健康促進、保險、藥局等六大領域夥伴, 運用科技,擴大共生社區,進行實地驗證,共同推動國內「 智慧共生社區」,使長者可於熟悉的社區獲得完善照顧,實現「 在地安老」之願景。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2025年台灣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 疫情更大幅改變醫病關係, 新科技結合遠距醫療帶動新一波需求與商機。 公會近年來也積極投入智慧穿戴裝置、健康醫材、遠距醫療、 網路通訊、數據雲端平台等健康照護領域。此次與上述兩大法人合作,不僅呼應政府長照2.0政策, 更可為電電公會會員帶來新一波契機。
工研院表示,將積極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希望以科技建構「 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深耕智慧醫電、再生醫學、 醫藥研發等重點技術,跨域共創產業生態, 並切入國際生醫市場價值鏈,以增進民眾健康福祉, 提升產業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