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了!打完疫苗後做一件事 竟能增加抗體濃度
記者郭奕均 /台北報導
▲打疫苗是防疫重要關鍵,研究也證實,打疫苗後運動可增加抗體濃度。(示意圖/資料照)
最近疫情持續緊張,本土單日確診人數每天都在創新高,似乎進入了「人人有獎」的時刻,病毒來得快讓人不知所措。因此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場合,還有打疫苗都是非常重要的防疫關鍵。World Gym Blog也透露,有研究指出, 在接種疫苗後運動,能有效提升抗體濃度;另外, 平時維持運動習慣,更能減少重症風險。
接種後運動 竟有效增加抗體濃度!
台灣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模式,雖然Omicron變異 株多為輕症,但還是要注意病毒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除了施打疫苗之外,維持運動習慣也是提升免疫力的一種方法。 根據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指出,在接種疫苗後運動, 能有效提升抗體濃度。
研究團隊針對36名接受BNT接種的受試者, 隨機分配接種後進行90分鐘的輕中度運動,並維持心率每分鐘12 0-140次的頻率,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研究指出, 與打完疫苗不運動的人相比,接種疫苗後運動的人, 體內有更高的抗體反應。對此的假設,可能是運動產生的急性壓力, 讓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刺激干擾素及抗體的產生,或是透過運動,能促進血液、淋巴的流動,進而促進免疫細胞循環。
且根據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網站指出,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的人相比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感染COVID-19後住院, 進入加護病房及死亡的風險也顯著增加。
但World Gym Blog也提醒大家,如果是從零開始運動的人,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強度, 才不會讓身體負荷過大;且接種疫苗後運動, 一定要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以低強度運動為優先, 不建議接種完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
▲打疫苗後運動可增加抗體濃度,不過專家提醒,要以低強度運動為主。(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提升免疫力 良好習慣從平時做起
想要接種疫苗後能有更高的保護力,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比臨時改變飲食習慣來的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平時少吃油炸、 糖分高…等食物,減少身體慢性發炎的機率,並多吃高纖食物、 補充營養。如果要緩解施打疫苗所造成的不適,建議一定要多喝水, 補充新鮮蔬果、蛋白質,如果有發燒症狀,也別忘了補充電解質。
身體保護層的形成,要從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 維持運動習慣、均衡飲食、不熬夜,如果真的不幸讓病毒找上門, 身體也能做好萬全準備來對付外來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