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蔡英文拚「4大轉型」:目標2050淨零排放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

▲ 蔡英文盼推動能源、產業、生活、 社會等四大轉型,加速淨零排放發展進程。(圖/記者陳政宇攝影)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總統蔡英文上午出席「RA100 地球解方-2022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時表示,政府將會在「 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兩大基礎上,推動能源、產業、生活、 社會等四大轉型,加速淨零排放發展進程,與民間共同努力,朝「 2050淨零排放」目標大步前進。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出席致詞時談到,感謝各方意見回饋,國發會後續會推出相關計畫,攸關很多商機和民間參與的部分,例如風力發電、節能轉換等。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也代表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木進會致詞,強調除了致力於相關法案通過,也會監督政府落實相關政策和預算,立法委員是扮演推動政策最重要的角色。

蔡英文自4月8日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以來,今日首度出席總統府外的公開活動,她致詞時表示,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去年的今天, 她也前來參加行動高峰會,並且宣布,要以務實前瞻的方式, 來規劃「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經過一年的統籌、跨部會的努力,國發會在上個月底,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政府將會在「科技研發」和「氣候法制」兩大基礎上,推動能源、 產業、生活、以及社會領域的四大轉型, 來加速淨零排放的發展進程。

蔡英文指出,科技的進步,將是全球淨零轉型的關鍵動力,無論是IE A(國際能源總署)或其他國家的淨零路徑, 長期的減碳都要仰賴新的技術,帶來更多的突破。台灣的科技優勢具有全球競爭力, 我們應該投入永續能源的新技術研發,多管齊下, 全面布局淨零科技。在法制面上,環保署推動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的修法工作,除了修正法案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把「 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入法,也將啟動「碳定價」及完備「 碳盤查」的機制。

蔡英文說,昨天行政院院會已經通過這項修正草案,送到立法院審議。 未來,政府將推動「能源三法」的修訂,並且運用綠色金融的力量, 讓金融業來加速轉型的進程。在四大轉型中,能源轉型是重中之重。 政府從2016年開始,就積極發展綠能產業, 持續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努力把台灣打造成為「 亞洲綠能發展中心」。這些努力, 都為進一步的能源轉型打下重要的基礎。

蔡英文預告,接下來,政府會投入氫能、 地熱等前瞻綠能的新興技術研發,並且搭配綠能的成長, 也會持續強化智慧電網及儲能設備的發展。我們要用科技力來驅動、 加速能源轉型的步伐,進而達到2050年發電結構中, 再生能源占6成以上、氫氣約占1成左右, 再加上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約兩成,穩健地完成能源轉型。

在產業轉型部分,蔡英文提到,政府正持續彙整各部門的建議, 並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台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 我們要打入全球綠色供應鏈,無論是製造業的製程改善, 或交通部門的運具電氣化等,都要做出結構性的調整, 這需要公私合力,一起來完成。

蔡英文也請業界領袖跟著政府「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模式, 讓指標性的大企業帶頭,共同減緩轉型過程中可能帶來的衝擊, 一起提升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2050淨零排放轉型攸關全民生活的各面向。 在生活轉型上,相關部會已經啟動全民對話,凝聚各界共識, 我們不僅要全國總動員一起邁向低碳生活, 也要努力把這個概念落實在飲食、運輸、建築等各個面向上。

蔡英文指出,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 必須謹慎地顧及公平性。政府已經在籌備未來和民間協力, 共同建立「社會支持體系」,協助各領域中較脆弱的族群, 化轉型的挑戰為機會,確保公民參與及公正轉型。 我們不希望看到轉型的成本不公平的被放在弱勢族群身上, 政府會協助他們一起走入轉型過程。

蔡英文說,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是一項艱鉅的考驗。 政府已經規劃在2030年以前投入9千億經費來推動轉型計畫, 並且持續精進。我們也期待,產業界、 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跟政府一起來努力,就如同這次行動高峰會「 永續,不能單打獨鬥」的精神。我們要匯集全國的能量、 各界的資源,讓2050淨零轉型這股國際趨勢, 成為台灣邁向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新動能。

蔡英文強調,上個月國發會提出的「 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只是一個起點, 政府也收到來自產業界、環保團體提出的建議, 後續也有很多方案及工作,需要和大家一起完成。接下來, 將進行下一個階段的社會對話,滾動式修正檢討, 讓政府和民間繼續一起努力, 共同朝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大步前進。

▲ 蔡英文今日出席「RA100地球解方-2022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圖/記者陳政宇攝影)

蔡英文 世界地球日 唐鳳 王美花 蔡其昌 龔明鑫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