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青春痘救星!「戰痘雷射333」精準控油 安全長效抗痘

記者林賢雅/綜合報導

青春痘不僅是青少年的困擾,成年人同樣面臨這一問題,尤其是反覆發作的痘痘,讓許多人痛苦不堪。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控油與皮脂腺管理已成為治療新趨勢。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黃毓惠醫師指出,青春痘(痤瘡)源於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造成毛孔阻塞並引發發炎。這通常發生在青春期,但約50%的成年人也會經歷痘痘的困擾,且若不處理,痘痘可能加劇並留下永久性疤痕。因此,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青春痘源於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造成毛孔阻塞並引發發炎。 (圖/截自影片)

▲青春痘源於皮脂腺過度分泌油脂,造成毛孔阻塞並引發發炎。 (圖/截自影片)

廖怡華醫師分析,皮脂腺如同皮膚的「油庫」,過多油脂容易阻塞毛孔,引發痘痘。傳統的護膚方法,如清潔與保養,雖可暫時減少油脂,但無法根本解決皮脂腺的過度分泌。而皮脂腺雷射技術則能精準打擊皮脂腺,調控油脂分泌,從源頭改善肌膚。黃毓惠醫師補充,傳統治療方法多為外用藥膏,或針對較嚴重的情況使用口服A酸,但A酸有皮膚過乾、肝功能影響及副作用等風險,對孕婦也有一定危險。因此,這些方法有其限制。

最新的「戰痘雷射」則專注於皮脂腺的精準管理,將青春痘治療帶入精準醫學領域。(圖/截自影片)

▲最新的「戰痘雷射」則專注於皮脂腺的精準管理,將青春痘治療帶入精準醫學領域。(圖/截自影片)

隨著醫學進步,傳統的淨膚雷射和脈衝光等技術幫助皮膚代謝,減少發炎,但多數作用於表層,無法直接調控皮脂腺。最新的「戰痘雷射」則專注於皮脂腺的精準管理,將青春痘治療帶入精準醫學領域。廖怡華醫師解釋,雷射的波長決定了治療的深度與目標。最新的「戰痘雷射」採用1726nm波長,研究證實可精準作用於皮脂腺,透過雷射深入皮脂腺來減少油脂分泌,達到長期控油效果。臨床研究顯示,患者接受3次治療,每次30分鐘,3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並可維持兩年,甚至有病例長達4年,顯著減少痘痘復發。

臨床研究顯示,戰痘雷射的「戰痘333療程」,在患者接受3次治療,每次30分鐘,3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圖/截自影片)

▲▼臨床研究顯示,戰痘雷射的「戰痘333療程」,在患者接受3次治療,每次30分鐘,3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圖/截自影片)

臨床研究顯示,戰痘雷射的「戰痘333療程」,在患者接受3次治療,每次30分鐘,3個月內可見顯著改善。(圖/截自影片)

CUTERA亞太區總監Martin Collins指出,「戰痘雷射」已在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上市,並獲得皮膚科專家與臨床醫師的高度評價。隨著全球對非藥物治療青春痘需求增加,特別是長期服用口服藥物的群體,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安全、長效的選擇。臨床研究顯示,「戰痘雷射」對不同膚質有效,無論是亞洲的油性肌膚,或歐美的混合性、乾性肌膚,都能達到穩定且良好的治療效果。Martin Collins補充,台灣在醫學美容領域技術領先亞太地區。由於台灣潮濕氣候,油性肌膚比例較高,消費者對控油與護膚需求大,尤其對長效、溫和不刺激的治療方案需求強烈。台灣的皮膚科及醫學美容技術成熟,醫師不斷創新,患者對新療法接受度高,因此「戰痘雷射」的推出將為台灣市場帶來更精準、個人化的治療選擇。

「戰痘雷射」已在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上市,並獲得皮膚科專家與臨床醫師的高度評價。(圖/截自影片)

▲「戰痘雷射」已在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上市,並獲得皮膚科專家與臨床醫師的高度評價。(圖/截自影片)

隨著醫學技術發展,皮膚管理逐步走向個人化治療,從單一治療模式轉向複合式療程,結合藥物、雷射與護膚方案,提供更全面的管理。未來青春痘治療將更加注重安全性與長期穩定性,低副作用、高穩定性將成為治療標準,光學與能量技術的應用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廖怡華醫師提醒,抗痘是一場持久戰,應避免使用偏方自行處理,應尋求專科醫師指導,並配合改善生活習慣,如避免過多攝取高糖、奶製品與油炸食物,減少熬夜與壓力,這樣才能達到治本效果,恢復健康膚況與自信。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