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黃韻璇報導

▲2018、2019年川普第一個任期就發動中美貿易戰。(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
美國暫緩實施部分對等關稅90天,然而美中之爭愈演愈烈,10日白宮官員證實美國對中關稅已從125%來到145%,11日中方也做出反擊,對美所有進口商品關稅提高到125%。川普還在等習近平電話,然而中美雙方誰都不肯先低頭,曾任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的胡錫進就回顧2018年川普第一任期發動的中美貿易戰,中國受到美國的科技封鎖,然而卻意外讓中國科技、AI大爆發。
胡錫進提到,回頭看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受到美國「小院高牆」的科技封鎖,商品被提了關稅、政治關係緊張,但是這7年,中國的關鍵實力上升,甚至是這段期間世界上最突出的之一,被美國全力製裁、打壓的華為不但沒垮,反而實力變強了。中國的晶片使用大體上滿足中國國內需求,沒有出現關鍵卡斷,中國的晶片製造業也不斷向前邁步,許多領域實現突破。
胡錫進表示,這7年中國出現了幾個重點產業的規模發展,包括電動車、無人機、機器人等,「中國都走在了前列,形成這些領域世界最全、最具韌性的供應鏈。人工智慧崛起,美國大算力雖有明顯優勢,但中國的AI應用又出現爆發,足以與美國競爭」。
胡錫進直言,在所有上述領域,中國在過去7年都比美國亞太的主要盟友日本、韓國、澳洲走得快,也比歐洲強得多。日本作為美國盟友中最大的亞太經濟體,完全籠罩在「美國優先」的利益格局之下,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創新能力不斷衰退,越來越全面成為美國附庸。雖然美國亞太盟友早期獲得了美國市場的扶持,但是不能夠在某些關鍵領域挑戰美國,與美平等競爭。美國為他們設置了無形的天花板,要在天花板下營造自己侷促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