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厚瑄/宜蘭報導

▲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前往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進行竣工前訪視。(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宜蘭縣三星鄉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新建工程即將於4月底竣工,除了5月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正式在比賽中使用,除了期待台灣選手未來可以在家比賽、力拼佳績,體育署署長鄭世忠更向世界輕艇好手們喊話,「歡迎來台灣移地訓練,也順道來看看宜蘭風光!」
台灣近年在輕艇激流項目屢創佳績,吳少璿杭州亞運激流迴旋K1拿下銅牌,表姐張筑涵更在杭州亞運女子激流標竿K1摘下金牌,兩人也都闖進巴黎奧運。
鄭世忠署長10日前往宜蘭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視察受訪時指出,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是台灣第一座人工激流賽道,使用天然水源,對台灣的水上運動發展是一項嶄新的里程碑,且比起日本東京奧運所用全人工賽道的葛西臨海公園輕艇激流中心建置費用更加簡省。
這條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全長370公尺,包括準備區20公尺、激流賽道250公尺、緩和池30公尺、延伸區30公尺等;比賽時將引用安農溪的溪水進入賽道,建造總經費超過新台幣2億元。

▲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使用英國進口專利擋水塊,符合國際賽事標準,世壯運後將成為我國輕艇激流標桿運動訓練重要據點,對於選手訓練與備戰國際賽事具有極大幫助。(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全新的人工賽道不僅將提供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競賽使用,賽後亦將成為台灣輕艇激流標桿運動訓練重要據點,提供國內輕艇好手符合國際標準的訓練環境,選手也不必在冒著受傷的風險在天然激流中訓練。
鄭世忠也表示,有了這座賽道在國內、特別是在北部宜蘭地區,許多國小、國中、高中學生都可以來做學習和訓練,相信也會讓國內輕艇的人口急速上升,未來也將投入更多資源,賽道旁邊還將耗資1億打造國家選手訓練中心,
最後鄭世忠也表示,這不僅是台灣的第一座人工激流賽道,也可能是亞洲少數的幾座之一,未來一定可以吸引東北亞、日韓或者是歐美一些冬季會碰上下雪國家的選手來宜蘭移地訓練,也會支持輕艇協會辦理各種台灣、國際輕艇激流賽事,「讓歐洲國家知道台灣有這樣的人工賽道,歡迎大家常常來移地訓練,順便來台灣和宜蘭觀光,有了外國選手刺激加上未來國訓中心的建置,一定能提升台灣選手未來在國際的能見度。」

▲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前往宜蘭縣安農溪輕艇激流標桿競賽場地進行竣工前訪視。(圖/記者蔡厚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