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黃之暘的著作《怪奇海產店》為策展核心的同名展館,在綠博園區「藍」得格外顯眼。(圖/翻攝自宜蘭綠色博覽會臉書)
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精心規畫的《魚眼看世界》水下生命觀察課程,在第一場次預約額滿的情況下,卻出現0出席者的尷尬場景。由於類似情況並非首見,主辦單位事後不禁反思,預約制被濫用、不當使用與破壞設施的事件接連上演,「我們的公民教育怎麼了?」也即刻實施新制,民眾若連續3次預約未到場,將喪失今年度報名資格。
「在充滿歡笑的綠博,也有不得不面對的道德失落。」宜蘭綠色博覽會主辦方在臉書粉專指出,去年發起《營養5餐計畫》,將飲食知識、美學品味、美味革新、體現空間、創意互動帶入許多小學的「灃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攜帶精心研發的2套食育桌遊來到綠色博覽會進行首發。當時共有18個名額提供網路預約報名,上線即秒殺的成績讓基金會和綠博都感到非常興奮。然而,活動當天竟然沒有任何人依約出席。
然而,類似的情況也在今年上演。綠博指出,今年花費許多心力籌備的《魚眼看世界》水下生命觀察課程,第一場次預約額滿,結果出席者竟然為0,現場僅留下授課講師與救生員的無奈與嘆息。這樣的情況在各大展館中頻頻上演,指揮中心也不斷接到場館反應,許多預約體驗的遊客都選擇「NO SHOW(未出席)」,讓活動籌備與秩序管理受到嚴重影響,「不禁讓我們想問,我們的公民教育怎麼了?」
一次缺席,耗損的不僅是活動資源。綠博表示,綠博的展出內容非常多元,為了加深民眾的學習印象,活動方每年規畫上千場免費體驗活動,定時、定點舉行於各展館。為了幫助民眾妥善安排參觀行程,綠博也設計線上預約機制,希望能在秩序與彈性間取得平衡,「然而,這份體貼與信任卻時常被濫用,讓許多原本滿懷期待進場體驗的遊客失望而歸。」
綠博強調,對於那些失約的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次無關痛癢的錯過,但是否曾考慮過在現場焦急等候的講師和工作人員的感受?綠博的資源有限,每一場體驗與每一份教材都是策展方與講師精心規畫的成果,也是對守護環境的深切期待,「如果選擇忽視這一切,那麼受傷的不僅是對方的心意,還有主辦單位對民眾信任的流失。」
不只預約制被濫用,許多場館設施也經常遭到不當使用或破壞。綠博表示,這種情況反映出「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的生活態度,但也正是綠博在推廣環境教育、倡導永續共融時,最需要大家共同面對與改善的社會問題。
公民教育,必須從日常生活開始。綠博表示,他們以嚴肅的心情反映這個狀況,是希望所有成年人,包括帶隊來綠博遊學的教師與帶孩子來體驗的家長,都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民眾在遊園期間,適時教育兒童如何維護公共設施,並且慎重看待體驗預約,不要無故缺席。
綠博呼籲,任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應該被珍惜,與其讓現行的預約制度形同虛設,「我們更希望透過大家的自律與理解,延續這份美意。」為了避免體驗活動的資源再被無端浪費,綠博決定即刻實施新制度,即若民眾連續3次預約未到場,將喪失今年度的報名資格,如有急事無法前往,請務必上網取消預約,將寶貴的名額釋出給需要的人。
綠博表示,希望透過這些真實案例與制度調整,與大家一起在綠博推動「生活裡的公民教育」,因為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綠博守護的不僅是環境,還有那份最珍貴的信任與尊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