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盤中焦點/海公公還能救嗎?鴻海今年已崩24% 分析師曝外資割韭菜真相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鴻海(2317)營收屢創新高,卻擋不住股價連日下挫,今(31)日盤中再跌半根,來到148.5元,正式跌破150元整數大關,收盤更是直接到146元。今年以來,鴻海股價已經崩跌24%,對於這波跌勢,資深分析師在接受財經節目訪問時直言,鴻海什麼都沒做錯,唯一錯的就是「股本太大」,成為外資提款機,導致股價一跌再跌。

分析師認為,鴻海的市值高達2兆多元,股本過大,使得外資成為主導股價的關鍵力量。一旦國際市場變數增加,外資往往會選擇賣出流動性高的股票來籌資,而鴻海正是最好的「提款機」。

​鴻海(2317)今日再跌半根,跌破150元大關,年內跌幅高達24%。(圖/翻攝自Yahoo股市)

▲​鴻海(2317)今日再跌半根,跌破150元大關,年內跌幅高達24%。(圖/翻攝自Yahoo股市)

技術面還有救?分析師這樣看

目前鴻海技術面來看,已跌破年線(約152元),若短期內無法強勢站回,恐怕還有下探145元甚至140元的風險。不過,也有技術派專家認為,鴻海短線乖離過大,不排除會出現技術性反彈,但要真正止跌,仍須等待外資回補或重大利多消息刺激。

至於長線投資人,專家建議,「鴻海基本面沒有問題,若是長期看好AI伺服器、電動車與半導體代工業務,應該趁股價低檔分批承接,而不是追高殺低。」

外資還會繼續提款?市場觀望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外資狂賣超鴻海,27日單日更是拋售超過3萬3千張,且持股比重已降至33%,創近年新低。市場關注,若外資持續賣壓不減,鴻海恐怕難以擺脫弱勢格局。不過,隨著全球AI伺服器需求增溫,加上鴻海大舉布局電動車市場,未來是否有機會翻身,值得觀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台股報馬仔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