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定調「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 府方人士揭賴清德談話3重點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說明中共對台威脅以及我方17項策略重點。(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主持記者會說明中共對台威脅以及我方17項策略重點。(圖/總統府提供)

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於14日將滿20周年之前夕,我國總統賴清德今(13)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外界關注開會時間是否專為因應中共政府可能舉措。據了解,此次國安高層會議並非為單一事件或特定日子,早在農曆年前就已事先規劃。府方人士指出,國安高層會議歷次主題,皆是在總統與國安、行政團隊針對國內外情勢的持續盤整及掌握下,預先設定議題並經長時間籌備下召開,並非臨時起意,而是因應整體局勢有節奏推進。該人士表示,上次國安高層會議上,賴清德的談話也已埋下伏筆。

第一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賴清德表示,新的一年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其中一項正是「推動國安法制改革」,防治中國統戰、滲透及認知作戰對國安的危害,並擴大國家安全網建置,增強社會抵抗力、促進社會內部團結。當時賴總統談話已埋下伏筆,定調此次國安高層會議主題要「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對此,府方人士說,賴清德談話背後含三大重點,不只隱隱回擊中國王滬寧與王毅的現狀闡述,也首度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以二戰終結為例訴諸團結。

府方人士表示,第一,首位定調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的總統。無論中共統戰語言如何強調「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其長期對台文攻武嚇是不爭事實。中共持續透過滲透統戰及複合式灰色地帶侵擾手段,藉此模糊國家認同與界線。賴總統談話是以台灣法律為根基,依《反滲透法》第二條規定,定義中國為危害我國主權的「境外敵對勢力」,並闡述因應的十七項具體作為。

該人士續指,第二是賴清德重申去年520就職演說及雙十國慶談話,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名字稱中華民國或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回擊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發言,亦打臉王毅在中國兩會所稱「台灣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的現狀描述。賴清德清楚表明,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才是台灣人要捍衛的現狀,台灣社會最大共識,就是捍衛民主、維護主權、維持我們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府方人士說,第三是賴清德談話不著眼「反分裂國家法」二十週年,反而是談「二戰勝利八十週年」,與中共政府視角截然不同、高下立判。二戰肇因是當年民主國家不夠團結,但二戰能夠結束也是來自民主國家的團結和決心,賴清德談二戰週年,是重申「團結能戰勝極權」、「威權國家越集結,民主國家越團結」,並緊扣「和平靠實力」、「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面對中共加深加大的對台工作,台灣作為世界的台灣、守護民主最前緣,賴清德及其國安、行政團隊已經做好準備。

府方人士透露,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國安高層會議討論中國對台灣5大威脅,並提出17項因應策略,橫跨國安與行政眾多部門,是全面性精進與推動國安法制工作,讓過去在模糊地帶、無法可管的在台協力者行為,未來有法律規範可罰,同時也廣納宗教交流、立委、藝人文化工作者、村里長等進入規範之中。這也是對應國際趨勢,各民主國家都再加嚴對中滲透管制,一來政府藉由法制工作進行公眾溝通,與台灣社會共同凝聚對國家安全的共識及界線;二來保護各行各業、各群體都不受中共脅迫,並透過提升本土文化競爭力,演藝工作者無需輸誠;各方面強化學生對中國統戰識讀教育,深化青年辨識認知作戰能力;陸海空刑法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罰責,不容軍人對國家忠誠義務有半分灰色地帶等,建構國家安全網絡。

府方人士強調,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的目的也因此更顯具體,透過會議形式,向國人報告、對內進行社會溝通,讓台灣社會更清晰國家面臨種種威脅的全貌,對外持續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反併吞的國家意志。

#信賴啟航 選後新政局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1-2025/04/04《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大甲媽遶境出神龕 登轎 萬人感動起駕倒數 |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4/4 起駕 寶島神很大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