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白宮衝突後、歐洲出手擬和平計劃 台學者:俄不太可能繼續侵略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2月28日在白宮會面時發生激烈爭吵,導致澤倫斯基提前結束訪美行程。會談期間,川普不滿澤倫斯基對美援助的態度,甚至質疑烏克蘭是否真正願意為和平做出妥協,這場爭論震驚國際,也讓歐美關係出現新變數。在美烏關係緊張之際,英國與法國迅速展開行動,宣布將擬定一份烏克蘭和平計畫提交美國討論。雖然目前美俄與烏克蘭、歐洲在停火協議仍有諸多歧見,台灣學者分析,俄國目前繼續侵略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們已佔據利益,且為避免更多制裁,現階段不會對歐洲國家造成太大威脅。

川普和澤倫斯基28日在白宮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圖/翻攝自川普臉書、澤倫斯基的X平台)

▲川普和澤倫斯基28日在白宮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圖/翻攝自川普臉書、澤倫斯基的X平台)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被認為是點燃川普與澤倫斯基爭吵戰火的關鍵,其實范斯的尖銳發言並非首次。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中,對歐洲民主國家提出嚴厲批評,稱歐洲現今面臨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俄羅斯和中國,而是來自歐洲內部。范斯長達約20分鐘的「說教」過程,會場內一片沉默,隨後多名歐洲政客對范斯的演說進行譴責,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就稱「這令人無法接受」。

台灣國際關係學者嚴震生3日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表示:「美國作為強權大國,讓這樣叫囂的局面攤在媒體之下,對美國來說無疑是個傷害。」對於美國希望澤倫斯基公開對美國道歉,嚴震生認為,烏克蘭今年應該會進行選舉,屆時總統可能會換人。他表示,「面對此次美國的羞辱性發言,澤倫斯基應該會認為很重要的是要守住烏克蘭的光榮,對川普本人道歉的機率不大。」

英法聯手 主導歐洲和平計畫

就在美烏關係緊張之際,英國與法國迅速展開行動,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2日在倫敦召集歐洲領袖,宣布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等人共同擬定一份烏克蘭和平計畫,並將提交美國討論,試圖填補美國可能留下的戰略空缺。因此此次峰會緊急擴大,與會國家增加至15國,北約與歐盟(EU)領導人以及澤倫斯基本人皆出席。

施凱爾強調:「我們正在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他表示,「現在不是討論的時刻,而是行動的時刻。歐洲必須挺身而出,團結起來推動公正且長久的和平。」據悉,該計劃將包括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停火方案,涵蓋空中與海上攻擊,但不涉及地面戰鬥。此外,若能達成更具體的和平協議,歐洲將考慮派遣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

英國與法國正在推動施凱爾所稱的「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以參與維和部隊並確保基輔能夠信任任何和平協議的持久性。據熟悉該計畫的歐洲官員表示,這兩個美國的長期盟友希望建立「歐洲加」(Europe-plus)組織,納入非歐盟國家,例如加拿大,並計劃在未來幾天內向川普提出這項計畫,以獲取他的認可。 

另外,歐洲對於川普可能削減對烏軍援的立場憂心忡忡,因此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呼籲歐洲各國加大國防開支,「我們必須讓烏克蘭成為一隻鋼鐵豪豬,讓入侵者難以下嚥。」

美烏關係緊張之際,英國與法國迅速展開行動,英國首相施凱爾2日在倫敦召集歐洲領袖,共同擬定一份烏克蘭和平計畫。(圖/翻攝自施凱爾的X平台)

▲美烏關係緊張之際,英國與法國迅速展開行動,英國首相施凱爾2日在倫敦召集歐洲領袖,共同擬定一份烏克蘭和平計畫。(圖/翻攝自施凱爾的X平台)

歐洲積極推動計畫 但仍需川普點頭

英國首相施凱爾主持會議,他在會前強調,美國總統與歐洲領袖一樣,致力於為烏克蘭達成長久的和平。然而,外界對川普推動的和平方案是否符合烏克蘭或歐洲的利益仍存疑。

會議最終確立四大原則:

1.軍事援助持續供應,並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2.烏克蘭必須參與所有和平談判,任何和平協議都應確保其主權與安全。

3.戰後歐洲仍將持續提升烏克蘭防衛能力。

4.建立由歐洲國家主導的駐軍計畫,以嚇阻俄羅斯進一步侵略,但該計畫仍需美國提供軍事後盾。

然而,施凱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分別向川普爭取美方支持時,並未獲得明確承諾。川普甚至向馬克宏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並無異議」,此說法隨即遭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否認,指此舉只會進一步加劇衝突。

此外,歐洲各國正積極尋求資金來源,包括鬆綁歐盟防務支出規則、發行歐洲國防債券,甚至考慮沒收俄羅斯被凍結的2,100億歐元(約7兆台幣)資產,用於烏克蘭重建及軍備發展。

歐洲尋求川普支持 歐盟內部分歧浮現

除了軍事支持,歐洲也試圖修補與川普的關係,以確保美國仍在烏克蘭問題上扮演關鍵角色。馬克宏曾成功邀請川普參加巴黎聖母院重建典禮,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也向川普發出訪英邀請,希望藉此緩解美歐緊張。

然而,歐洲內部對於誰應該代表歐洲與川普交涉仍存分歧。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指出:「現在歐洲有太多電話號碼。如果由我決定,我認為歐洲需要一位特使,或許是兩到三位,但最重要的是大國必須帶頭。」

此外,根據彭博社報導,歐洲戰略重心逐漸從法德軸心轉向英法聯手,這使得德國的角色略顯尷尬。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即將卸任,繼任者梅爾茨(Friedrich Merz)仍需時間站穩腳步,導致德國在此次決策過程中相對被動。

普丁政府否認川普稱其「對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並無異議」一說。(圖/翻攝自KremlinRussia的X平台)

▲普丁政府否認川普稱其「對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並無異議」一說。(圖/翻攝自KremlinRussia的X平台)

澤倫斯基拒絕妥協 強調「無保障不談和平」

根據對於歐洲的停火提議,澤倫斯基在倫敦機場受訪時語氣堅定,立場明確表示:「沒有安全保障,就沒有和平。」因為俄羅斯將會毫無顧忌的撕毀協議,他重申,烏克蘭不會讓出領土,並強調美國仍是關鍵盟友。儘管與川普在白宮的衝突令人尷尬,澤倫斯基仍希望能在私下會談中修補雙方關係。

嚴震生分析,長期的戰爭對俄羅斯造成一定程度的重擊,目前俄羅斯已佔領烏東四省部分地區,俄國可能認為在烏克蘭的現有利益拿到了,他不認為俄會進一步對歐洲造成威脅,「畢竟如果戰爭持續下去,甚至若想要拿更多,也不能保證美國一定不會有動作」。嚴震生認為,在現有的利益對國民有所交代下,為避免更多制裁,俄羅斯繼續侵略的可能性不大。

而針對部分國家提出的「空中、海上及能源基礎設施停戰一個月」提案,澤倫斯基未作回應。但他表示,英法提出的烏克蘭穩定部隊計畫是「積極信號」,並將持續討論具體細節。

美國援助存變數 歐洲須自立

如果美國最終撤回軍事支援,歐洲勢必得獨自承擔更多責任。然而,歐洲軍工產業目前仍不足以填補美援空缺,短期內或須向南韓採購武器,甚至考慮與美國交易以換取軍備。

《經濟學人》2日分析認為,川普若認定烏克蘭阻撓其「和平方案」,可能不僅不支援,甚至限制美企對歐洲軍售,讓歐洲更難獨立應對戰爭。因此,施凱爾與馬克宏仍將持續與川普協商,希望說服美方提供關鍵支持。

#川普、澤倫斯基互嗆

大甲媽遶境起駕盛況!百萬煙火恭送媽祖 |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4/4 起駕 寶島神很大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