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三週年/US Taiwan Watch:台灣對烏克蘭的支持,必須堅定不移

文/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俄烏戰爭三週年:台灣對烏克蘭的支持,必須是堅定不移】

▍ 戰爭三週年的反思

俄國於2022年2月24日軍事入侵烏克蘭,至今已屆滿三年,在此,我們要先為奮勇抵抗外敵、保衛國家主權的烏克蘭人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最近美國開始與俄國談判關於俄烏戰爭的停戰事宜,美國總統川普對烏克蘭總統出言不遜,把戰爭的過錯怪到澤倫斯基頭上,還附帶提了很多俄國大外宣的內容,諸如:烏克蘭貪腐嚴重偷走美國的軍援、澤倫斯基是獨裁者、沒有統治正當性,這些論述連帶使得過去幾年來由俄國和中國發起的合理化戰爭的敘事大行其道,包括「烏克蘭迫害俄裔公民 + 北約東擴造成俄國不安,所以俄國出兵有理」這些論述都很火熱。在台灣,許多川普的支持者也加入這些論述的行列,開始對烏克蘭進行各種攻擊。在此,我們要提出嚴正的反駁,並且呼籲:我們台灣人對烏克蘭的支持,必須是堅定不移的,而且必須要號召所有熱愛自由民主的人們一起投入反對獨裁者的侵略行為。

俄烏戰爭3週年,美國強力促和使「烏克蘭疲勞」更發酵,布魯塞爾挺烏集會從2023年上萬人、2024年7000人到今天不滿千人,但在場烏克蘭人表示,不會放棄3年來的犧牲,矢言奮戰到底。(圖/中央社)

▲俄烏戰爭3週年,美國強力促和使「烏克蘭疲勞」更發酵,布魯塞爾挺烏集會從2023年上萬人、2024年7000人到今天不滿千人,但在場烏克蘭人表示,不會放棄3年來的犧牲,矢言奮戰到底。(圖/中央社)


▍ 俄烏戰爭的事實

從三年前俄烏戰爭開打以來,一直都是親中派、親俄派的學者、媒體、以及政客們,不斷散播「都是美國故意引起戰爭」「是烏克蘭惹大國不開心」「俄國合理保衛俄裔公民」這些言論。現在美國也盛行這樣的說法,這是俄國與中國大外宣的勝利,我們必須要更小心應對這些看法。以下我們列出最常見的「事實」,做一些延伸的討論。

首先,這場戰爭是由普丁發起的軍事侵略行為,這是基本的事實。軍事侵略行為是不能夠被接受的。

普丁講的那些理由(什麼烏克蘭迫害俄裔人士,不教母語、打壓斯拉夫文化,背棄祖國,烏克蘭與斯拉夫人血膿於水),跟習近平講說要侵略台灣的理由是一模一樣,只要把所有「斯拉夫」都換成「大中華」就是了。這些都不是事實。請不要再講說什麼烏克蘭政府像納粹一樣這種早已被澄清不知道多少遍的爭議訊息!真正會有政府行為表現像納粹一樣到處迫害人權的,從來都是像中國與俄國這些獨裁政權。

第二,澤倫斯基上台時是一個毫無經驗的政治素人,但他在戰爭開打後拒絕離開基輔,率領烏克蘭人奮戰到底,這樣的態度與領袖精神,是烏克蘭可以防衛至今的最重要關鍵之一。若他第一天就接受歐美國家的建議而離開首都,現在烏克蘭早就全國淪陷了。

我們身為小國小民,最該學習的就是烏克蘭這種抵抗到底的勇氣,而不是幫忙國際大國甩鍋責任。我們最該做的事情就是說服國際社會,民主國家的人們應該要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抵抗獨裁者的野心。

別的不說,我們總是會希望將來緊急狀況的時候,理念相近的國家們都能幫助我們吧!我們絕對不會希望看到各種甩鍋甚至是把戰爭怪罪在受侵略者一方的說法吧!

第三,烏克蘭從2014年被侵略、丟掉了整個克里米亞之後,確實是有加強戰備,並不是什麼都沒做。澤倫斯基當選總統之後,也有試圖要跟普丁談判,而普丁並未理會他。

或許我們可以說,澤倫斯基在剛當上總統時的「錯誤」就是在於,誤以為只要釋出談判的善意就可以減緩獨裁政權的侵略野心,但這早就被證實是不可能的。歷史上的獨裁者們從來都不會因為什麼樣的協議而停手。所以,不要再說什麼烏克蘭不想談判這種話。不談判的就是侵略者。

▍ 台灣的省思

在面對獨裁者侵略野心的狀況下,我們過去常常提到,防守的一方必須要很堅定地釋出不惜一戰、奮戰到底的姿態,否則,任何不想要武裝防衛、認為依靠談判就可以達到和平的訊號,都會讓獨裁者做出錯誤的解讀,認為說自己只要出兵,對方一定很快就會投降。對比台灣,有很多政客整天想的就是解除自己的軍備、避免衝突、主張要跟中國簽和平協議,而這就是最錯誤的作法。當獨裁者認定你沒有自我防衛決心,他們肯定會打的,因為打了一定贏,當然就是不打白不打。

第四,承上,烏克蘭人是有在準備的,並不是什麼都沒做。我們看到很多台灣人指責他們親中、親俄、不加強戰備,那反問我們自己的戰備有很足夠嗎?會不會到時兩岸真的有需要軍事力量對決的時候,別的國家指責我們說「你看台灣人也不怎麼想要自我防衛嘛」?

現在有很多人進一步去批評說,烏克蘭人跟中國的關係很好,跟中國有很多貿易,甚至武器交易,還有人說他們拿美援去換中國援助。後面這點根本不是事實,更何況,就算烏克蘭真的跟中國買武器或者交易好了,台灣自己跟中國的貿易量是人家的多少倍?如果這種邏輯講得通(烏跟中交易就是出賣美國),美國人可否講說你台灣跟中國貿易這麼多,還需要其他國家來救嗎?

再進一步來說,烏克蘭跟中國交易或者有所來往也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事情,他們主要的作戰對象是俄國,自然不會希望另一個大國直接站隊到俄國這邊。而在全球化的時代下,本來就不可能讓國家之間都完全不來往。

第五,到底是誰在幫助俄國續命?很多人說歐洲人不想防衛烏克蘭,一直跟俄國買能源。這只有一半對。這幾年歐洲已經大幅減少對俄國的能源依賴,例如石化能源跟俄國購買的量,三年來大減八成以上,各國都有共識要繼續減少(代價是超高的通膨,各國都忍下來了),那麼是誰增加了對俄國的能源輸入?很不幸的,就是我們亞洲國家。台灣也在其中,尤其民營企業大買俄國能源。為俄國續命的就是我們啊!

對了,當俄國被歐美國家制裁之後,例如「工具機」產業(製造武器需要的工具機),是台灣廠商大幅度增加了對俄國的出口,後來才被發現說怎麼現在俄國武器工業的工具機都是台灣製的?我們過了很久之後才跟進歐美國家的制裁,絕大多數廠商不知道我們把工具機賣給俄國、或經第三地轉往俄國的嚴重性,只顧著拚經濟。台灣人到底是哪來的資格去批評烏克蘭和歐洲?

今天川普支持者、美國保守派們批判烏克蘭的所有理由,都可以成為其他國家批判台灣的理由,所以我們是要很小心應對這類論述,而不是拿這些理由來批判烏克蘭。

第六,確實,歐洲國家應該要多付一點軍事防衛的責任,他們過去太低估了俄國的威脅程度,但這不代表說我們現在可以全部把過錯怪在歐洲國家頭上。我們認為,美國出於國家利益想要結束戰爭,這很合理,但現在我們要小心的就是結束戰爭的理由。

任何去詆毀烏克蘭的說法,都沒有必要性,反而是會傷害到民主國家之間的信心。

▍ 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俄國和中國的大外宣一直以來都猛烈攻擊澤倫斯基的統治不受歡迎(4%支持度就是俄國說法,事實上都有超過五成)、澤倫斯基像納粹一樣迫害一般人民,甚至現在還有很多人說烏克蘭會像蔣介石一樣把美援都貪汙走。這些說法都讓人滿滿的問號。(老蔣丟掉了整個中國大陸還搭飛機直接逃離自己下轄國土,而澤倫斯基是三年來率眾抵抗比烏克蘭人口多三倍、經濟規模超過十倍、人均GDP高三倍、面積大28倍的大帝國耶)

不論用任何一個政治學上的指標和任何一個正常的智庫和媒體做的研究指標來看,普丁都是一個標準的獨裁者,而烏克蘭是一個民主國家。Freedom House的評分,以滿分100來看,俄國常年都是低於20,中國也都是在10分上下,而台灣這幾年都是在90以上。烏克蘭在戰爭前的評分大概是60分左右,確實不是非常理想,但仍然屬於民主國家的行列。你不能說他們民主政治的狀況不完美,就說人家是獨裁。判別誰是獨裁者沒有這麼困難,有很多客觀的指標。

另外,烏克蘭憲法規定戰爭時期不舉辦選舉,任何指責澤倫斯基想要當獨裁者的論點,就是俄國大外宣。想想看,難道有人會講說英國在二戰期間十年沒有辦選舉,所以邱吉爾是獨裁者?邱吉爾因為想掌權所以不結束戰爭?不會有人這樣講。請保持一些基本的判斷力,不要加入獨裁陣營的價值觀。

而關於美援的部份,美國給烏克蘭的援助絕大多數是以武器和戰備用品為主,錢撥款下來後在美國本土進行採購、生產的比例佔外援的大多數。目前關於貪汙的說法幾乎都沒有實質的證據,可以說是抹黑為主要目的。

再者,過去三年之間,烏軍和美軍之間也有很多的合作,例如過去幾波大反攻都是兩國一起策劃的,最後失敗收場,我們不能把過錯怪給烏方。很多報導都已經指出,俄國雖然打不下基輔,但是他們的戰略縱深和補給一直都有補上來,而且他們是獨裁國家,不需要面對國內的反彈聲量,可以無限徵兵和徵收資源,烏軍要反攻沒有這麼容易,怪罪任何一方是最差的作法。

我們要再重複一次我們的立場: 支持川普沒問題,但也要有個限度,不是他講的就是對的。他所規劃的國家利益與實踐方式跟我們不一定相同。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了解美國政府當今的決策模式以及找出可以合作的地方,而不是幫忙去合理化美國的任何作法。

我們要站在被侵略者的一方,堅定地一起抵抗獨裁政權。這樣的價值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因為我們就是身處威權擴散的海景第一排。

台灣對烏克蘭的支持,絕對是、必須是堅定不移的。

外稿
#川普、澤倫斯基互嗆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