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恩如/台北報導
政府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祭出嚴格防疫措施,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提出「普篩沒疫調」、「疫苗非清零」,這兩件被錯誤連結的情況。鄭運鵬認為,就台灣的民情,目前還是要走清零的路,內部清零、邊境封鎖,而開放邊境是等「全世界都開放了」再說。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圖/記者林恩如攝影)
鄭運鵬指出,台北市政府的「清零期限」到了,大家都在討論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柯式戰法」行不行,「我不會苛責台北市成為確診榜首,畢竟,二個月來的疫情的控制,全台灣都很厲害」,而他就談2件這2個月被錯誤連結的情況,這是全世界的防疫經驗值,「普篩沒疫調」、「疫苗非清零」。
鄭運鵬指出,「普篩沒疫調」的部分,普篩就是放棄尋找感染源,進入全境普篩的國家、地區,只是找出可能確診者,加以隔離治療,沒有能力疫調找傳染源了;「疫苗非清零」的部分,施打疫苗,只是降感染、降重症,並不是不染疫,持續有人染疫就是無法清零;歐美在有疫苗之後就不再鼓勵隔離封鎖,以疫苗普及率為前提,就是接受了和疫情共存。
鄭運鵬強調,他認為就台灣的民情來看,目前還是要走「清零」的路,內部清零、邊境封鎖,而「開放邊境是等『全世界都開放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