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親口證實罹患肺腺癌,已經順利開刀治療。曾經也因為肺腺癌開刀治療成功的台灣面板教父群創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段行建日前拍攝一部浮塵之島紀錄片,提醒空污問題導致肺癌的重要。獲得美國毒理學會認證的DABT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教授加強指出PM2.5,從化學家的角度來看,懸浮微粒不只危害呼吸道,也會造成癌症、心血管疾病,不得不注意。

▲陳文茜開朗樂觀對抗肺腺癌。(圖/翻攝自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臉書)
肺癌有十大徵兆 你我不要再神經大條
1.咳嗽
2. 痰血.咳血
3.胸痛
4.肺炎
5.肺囊腫
6.關節疼
7.炎症
8.肺結核出現新病灶
9.男性乳房一側或雙側增大
10.肩膀疼

▲群創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段行建肺腺癌切除順利復原,拍攝浮塵之島紀錄片提醒空污嚴重性。(圖/群創教育基金會提供)
肺癌有大小細胞 與4期之分
一、小細胞肺癌分為︰
(1)侷限性小細胞肺癌(佔全部小細胞肺癌病例三分之一以下)
(2)廣泛性小細胞肺癌兩種分期。
二、非小細胞肺癌(包含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及大細胞癌 等)之分期依肺腫瘤之大小及侵犯程度分為一、二、三、四期。
第一期:腫瘤尚在肺臟內部,未轉移至淋巴結。中央型肺癌會有咳嗽和多痰等自覺狀、周圍型肺癌則沒有任何徵狀。
第二期:已經轉移到肺門淋巴結、癌瘤在三公分以上,周圍型肺癌擴大到肺門。
第三期:轉移已達縱膈淋巴結,或即將擴大到鄰接的食道、胸膜、胸壁、心膜、膈膜等。
第四期:已轉移到脊椎骨、腦部、肝臟、皮膚等遠處的組織。

▲浮塵之島紀錄片強調PM2.5空污的嚴重性。(圖/群創教育基金會提供)
招名威教授提醒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例如呼吸道疾病、肺部癌症,癌症、新生兒低體重、心血管疾病。不要再當空氣污染下,沉默的羔羊。

▲招名威教授提醒PM2.5的可怕。(圖/時報出版提供)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施志勳,提醒肺癌的十大徵兆。(圖/翻攝自XXX)
【#奕起聊健康】為自己健康耐心聽醫生說
癌症致死率第一名!不抽菸也會得 深度解析肺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acSpDWPbM
浮塵之島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Y5LPPL_w0&t=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