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為加強打擊跨國詐騙及毒品案,並力拚洗錢防制新一輪評鑑過關,行政院院會今(16)日上午通過《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草案,針對毒品、跨國詐騙案、國際洗錢案等跨國犯罪進行國際司法互助,並適用中國大陸與港澳地區,將送立法院審議。

▲行政院院會16日上午通過《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草案。(圖/記者盧素梅攝)
賴清德裁示指出,近年來跨國刑事犯罪迅速增加,各類跨國毒品走私、洗錢等情事,均利用各國地理疆域區隔或法制差異,逃避刑事偵查、審判及執行,形成打擊犯罪漏洞。因此,必須透過國際間相互合作,共同追訴犯罪、迅速查扣犯罪所得,以實現司法正義。
賴清德指出,法務部所擬的「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草案,讓外國向我國請求刑事司法互助或我國向外國請求司法互助時,能有明確具體的法源可遵循,共創我國與外國刑事司法合作的有利環境。
賴清德表示,「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小組」(FATF)建議,國際間刑事司法互助專法的訂定,為判斷我國在國際合作遵循程度的關鍵指標,因此為因應「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將於107年底進行第三輪相互評鑑,該法應列為送請立法院優先審議法案,請法務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協調溝通,早日完成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