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偉臣、許進泰/台北報導
紀錄片社子島少年,導演楊力洲拍攝社子島一名追求夢想的少年,用資源回收的金屬零件,拼裝成一台腳踏摩托車,紀錄片完成後,這台夢想腳踏車,擺在東區街頭,吸引人潮觀賞。

▲寄居蟹車回到社子島。

▲居民冒著大雨開心迎接陽陽。
夢想的寄居蟹車繞行市區,回到紀錄片主角的家社子島,居民淋雨迎接,這一幕傳達幸福,感動不少人,紀錄片導演暢談拍攝理念。

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社子島的小孩會有非常強烈創作的念頭或是慾望,那時候就想拍這樣的故事。那我第一次看到改腳踏車,非常驚喜,所以那時候決定發展這樣的故事。」

▲陽陽和同學們一起利用回收零件組裝。
紀錄片描述社子島少年陽陽,利用資源回收廠零件,在老師的教導下拼裝出車輛,拍攝時間將近一年。紀錄片主角陽陽:「看到一個努力為了夢想去追求,然後就算中間有停止,但後來還是會回來把它完成。」

紀錄片社子島少年:「沒有人像我一樣這麼幸福,會遇到這麼好的老師。」
這一段感性談話,少年陽陽發自內心的感謝,更是感動導演。紀錄片導演楊力州:「這個影片對我來講,就是傳達幸福,當然幸福感是很重要的,那你給別人幸福,自己才會獲得最大的幸福。」

紀錄片完成後,拼裝車在東區展示,機械腳踏車背著厚重的金屬殼,就像寄居蟹前衛的設計,吸引人潮目光,更傳達國泰金控幸福任務內涵,給人幸福,就是幸福。

▲陽陽所駕駛的寄居蟹車,被放置在東區街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