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文富、吳思瑤/台北報導
台灣人平均每人每年大約吃了34公斤豬肉,且購買量約有7成來自傳統市場,為了提高食安,在傳統市場肉攤上掛「豬肉追溯標示牌」,預計在明年3月有50%的攤位都可以看到。

老闆一早上工,肉攤上擺滿大大小小豬肉,要把最新鮮的肉品準備好。肉攤老闆:「照一般傳統市場處理法處理下來,畢竟已經有檢驗過了,合格了才會蓋印章。」
控管品質讓民眾安心,來傳統市場買蔬菜水果還有肉,有民眾每天都來,早就是已經成老主顧。

民眾:「就是信任老闆讓他替我選,就是自己覺得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對健康不會有不良影響。」

買久了有信心,不過現在有個新方法,只要拿起手機到有標示板的傳統肉攤面前,掃一下QRcode進到網站,輸入8碼編號,就會看到市場豬肉的產銷履歷。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先從肉品市場這邊做起,到肉品市場,明年3月希望可以達到50%,之後最好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的傳統市場,都有這樣QRcode的追溯系統。」

除了可追溯傳統市場肉品來源確保安全,也可區隔國產和進口豬肉,購買前多個動作會更有保障。